GB/T 45090-2024 塑料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pdf

2024,45090,pdf,塑料,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1.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83.080.01 CCS G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090-2024 塑料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 Plastics-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of recycled plastics 2024-11-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509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科聚孚新材料有 限责任公司、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自立塑料科技有限公 司、无锡一惟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城发绿环塑业(河北)有限公司、福建 赛隆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同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太初环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石化 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贵州大学、上海前石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 大学、东华大学、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新疆吐鲁番自 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中国计量大学、张家港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厦门 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军、谢鹏、刘罡、陈敏剑、郑雯、文江河、陈宏愿、陈存兴、郑慧琴、孙晓、 张朔、倪浏晨、朱恩斌、吕怀兴、田洪池、曲静波、谢建玲、曹卫东、王学峰、叶元坚、张珍明、卢宁、何慧、 李斌、赵磊、李丹、孙利明、张彦君、高建国、罗川、刘力荣、郭春云、秦玉飞、李天源、任聪、郑有婧、赵素华、 么虹任、孙建刚、黄丽、石建韩.

sac
GB/T 45090-2024 塑料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塑料产品的标识、标志、标识和标志的标注要求.

易及认证等,识别并获得其主体材质、组成、特征性能等相关信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44(部分)塑料符号和缩略语 GB/T2035塑料术语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40006.1-2021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塑料recycledplastic 利用废弃的塑料加工而成的用作原用途或其他用途的塑料,但不包括能量回收.

注1:从广义上讲,塑料的再生包括边角料或废弃制品的任何再利用,如解聚以回收有机化学品等过程.

注2:再生塑料可以再配或不配填料、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

[来源;GB/T40006.1-2021 3.1,有修改] 3.2 机械回收mechanicalrecycling 通过筛选、破碎、清洗或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将废弃的塑料加工成二次原料或产品的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材料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

3.3 物理回收physicalrecyeling 通过熔融、拆分、剥离、溶解、萃取(固液)、沉淀或过滤等物理方式将废弃的塑料分离和纯化.用于 原用途或相似用途,在这一过程中材料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

注1:此过程还能回收塑料的其他有价值的成分(如金属,增强纤维等).

注2:目前,大多数物理回收是基于溶剂的方法.

3.4 化学回收chemicalrecycling 除能量回收和焚烧外,通过裂解、气化或解聚等反应,使塑料废弃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面生 成新的单体或原材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