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740-2024 陶瓷材料强度试验方法.pdf

2024,4740,pdf,规范,陶瓷材料,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5
文档大小:421.2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81.060.20 GB CCS Y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740-2024 代替 GB/T 4740-1999 GB/T 4741-1999 陶瓷材料强度试验方法 Testmethod for strength of ceramic materials 2024-11-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74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4740-1999(陶瓷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4741-1999《陶瓷材料抗弯强 度试验方法》,与GB/T4740-1999、GB/T4741-199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GB/T4740-1999的第1章和GB/T4741-1999的第1章); 更改了抗弯强度试样尺寸要求(见5.2.1,GB/T4741-1999的4.1); 更改了抗压强度试验步骤中试样烘干的规定(见6.1.1,GB/T4740-1999的5.1); 更改了重新制作测试对舍去的试样数的规定(见7.1.3、7.2.3,GB/T4740-1999的6.2.2和 GB/T 4741-1999 的 6.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陶瓷检测中心、福建省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 宜兴海关、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教敏、陈国典、王金黎、张稷一、肖剑翔、林小娃.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4年首次发布为GB/T4740-1984、GB/T4741-1984,1999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 4740-2024 陶瓷材料强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陶瓷材料常温抗压强度及抗弯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陶瓷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压强度pressive strength 材料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3.2 抗弯强度bending strength 试样受静弯曲力作用到破坏时的最大应力.

注:用试样破坏时所受弯曲力距断裂处的断裂模数之比表示.

4仪器设备 4.1抗压强度试验机:试样充分压碎时的压力在试验机量程的10%~90%之间.

试验机相对误差不大 于1%,能等速加荷,其中一块压板装有球形座,能补偿试样受压面与压板之间平行度的微小偏差.

4.2抗弯强度试验机:相对误差不大于1%.能够等速加荷,加荷及支撑刀口直径为10mm土0.1mm.

4.3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 4.4烘箱:能在110C士5C保温.

4.5干燥Ⅲ.

4.6天平:精度为0.1g.

5试样 5.1抗压强度试样 5.1.1圆柱体试样10件,直径(d)为20mm土2mm,长度(L)为20mm士2mm[粗陶试样直径d为 50mm±5mm.长度(L)为50mm±5mm].

5.1.2试样的制备采用与该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相同的工艺.

5.1.3试样加工至两底面的不平行度小于0.1mm/mm,母线与底面的不垂直度小于1°. 5.1.4试样应无明显缺陷、表面清洁.

GB/T 4740-2024 5.2抗弯强度试样 5.2.1长方体试样10件,长度(L)为120mm±1mm,宽度(b)为20mm±1mm,宽厚比为1:1. 5.2.2试样的制备采用与该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相同的工艺条件.

5.2.3试样应加工规整,无明显缺陷.

6试验步骤 6.1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6.1.1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10℃士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

6.1.2测量并记录每块试样的直径和长度、精确至0.1mm.

6.1.3将试样放人抗压强度试验机压板中心,并在试样两受压面垫衬1mm厚的草板纸.

6.1.4选择适当量程,以2×10²N/s(租陶1.5×10N/s)的速度均匀加载直至试样破碎,记录试样破碎 的最大载荷.

6.2抗弯强度试验步骤 6.2.1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10℃士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

6.2.2将试样安放在支撑刀口上,调整支撑刀口间距,使支撑刀口以外试样的长度为10mm,两个支撑 刀口应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并使加荷刀口位于两支撑刀口的正中.

6.2.3开启抗弯强度试验机.注意加荷刀口接触试样时不应冲击,以平均10N/s~50N/s的速度等速 加荷,(弯曲强度较小的试样,选择较低的加荷速度)直至断裂.

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6.2.4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断裂处的宽度和厚度,精确至0.1mm. 7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 7.1抗压强度的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 7.1.1抗压强度按公式(1)计算: = 4P nd” ...( 1) 式中: .

单个样品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试样受压破碎的最大载荷,单位为牛顿(N); d一试样直径,单位为毫米(mm).

7.1.2最大相对偏差大于10%时,舍去相对偏差最大的试样,然后将剩余值再计算,直至符合规定为 止,最大相对偏差按公式(2)计算: R= c(或dc)- × 100% 0c 式中: R 一最大相对偏差,%; m(或)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为兆帕(MPa); 0 一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

7.1.3舍去的试样数,若超过试样总数的40%时,应重新制样测试.

2
GB/T 4740-2024 7.2抗弯强度的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 7.2.1抗弯强度按公式(3)计算: 3FL 26h² 式中: 6--单个样品的抗弯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试样断裂时的负荷,单位为牛顿(N); 1.-支撑刀口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6试样断口处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试样断口处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

7.2.2最大相对偏差大于10%时,舍去相对偏差最大的试样,然后将剩余值再计算,直到符合规定为 止,最大相对偏差按公式(4)计算: × 100% EI 111 式中: R 一最大相对偏差,%; m(或)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为兆帕(MPa); 抗弯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 7.2.3舍去的试样数,若超过试样总数的40%时,应重新制作试样测试.

7.2.4用有效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抗弯强度值,数据精确到0.1MPa.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依据; b)样品描述(名称、数量、种类、尺寸等): c)抗压强度的抗压强度值、有效试验次数、最终试验结果; d)抗弯强度的刀口间距、加荷速度、断面厚度、断面宽度,抗弯强度值、有效试验次数、最终试验 结果; e)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f)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