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 (2022年-2035年) 北京市文物局 2023年01月
前言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 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 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 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 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
北京中轴线规模宏大、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城市景观井然有序,是中国传 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 中轴线建筑群.
北京中轴线历经长期演进延续至今,始终统领城市发展,为中 国传统“择中”观念在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深刻表达出中 华文明“中”“和”的哲学理念.
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整体展现出《考工记》 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而多元化的空间组织更为国家礼仪文 化与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北京中轴线还具有重要的历史 见证意义,与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见证了中国社会从传 统王朝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
本次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以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保护传承为 核心目标,针对各遗产构成要素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对标世 界遗产保护要求,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 护条例》要求,提出北京中轴线保护、展示、利用、监测等规划管理要求与策 略.
同时,本规划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一2035年)》等已公布规划为依据,重 点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明确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保护原则,突出对遗产 和环境的整体保护,强调以遗产保护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居住环境品质提升、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实现,最大程度发挥遗产保护利用的综合效益; 二是明确相关机构与单位在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中的职责,帮助各利益相关方
形成对遗产价值的共识,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的衔接,推动北京中轴线 保护管理要求的有效传导与落地实施.
规划于2022年12月27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遗产价值综述与遗产区缓冲区划定 第三章遗产保存与管理现状评估. 15 第一节遗产完整性、真实性评估 15 第二节遗产保存现状评估. .17 第三节遗产管理现状评估.. 34 第四节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利用现状评估. .52 第五节遗产监测现状评估.. .55 第六节遗产档案信息管理与研究现状评估.. ..55 第四章规划原则、目标与策略. 57 第五章遗产保护管理要求, 60 第六章遗产保护措施.. 68 第一节遗产构成要素保护措施. ...68 第二节遗产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章遗产综合管理规划. 第一节管理规划策略.. .83 第二节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83 第三节管理能力建设.. ...87 第八章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利用规划 06 第一节阐释与展示体系建设.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