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2018年一2035年) 2020年8月
要推进北京中心城区“老城重组”,优化北京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提升北京市行政 管理效率和为中央政务服务的职能.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文化底蕴毁掉 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 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 生活融为一体.
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 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重要指示 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实质上是首都城市规划,不仅关系到北京的城市发展,更关系 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实施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是最重 要的两条要求.
要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为中央党 政军领导机关营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要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情况 汇报时的重要指示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 领域重大风险.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 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坚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中心城区建筑高度管控,治理安全隐 患,确保中央政务环境安全优良.
抓实抓好文化中心建设,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 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前瞻性谋划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适应重大国事活动常态 化,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
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 年)》的批复
序言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地位特 殊、责任重大,是全市工作的重心所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党 中央、国务院有关批复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北京市人 民政府组织编制了《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一2035 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 在新起点、面向新时代,紧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 大问题,着眼于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升“四个服务”水平.
坚持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营造一流政务环境,保障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 开展工作;坚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为优化提升 首都功能创造良好条件;坚持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履行好老城整体保护与 复兴的历史责任,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改善人居环境,补充和完善城市基本服务功能,让老胡同的居民过 上现代生活,加强精细化管理,创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
《核心区控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
规划期限 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