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74.6-2024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6部分:热性能.pdf

2024,pdf,绕组,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622.3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9.060.10 CCSK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74.6-2024/IEC60851-6:2012 代替GB/T4074.6-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热性能 Test methods ofwindingwires-Part 6:Thermalproperties (IEC60851-6:2012.Winding wires-Test methods- Part 6:Thermalproperties IDT)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74.6-2024/1EC60851-6:2012 前言 引言 1范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方法9:热冲击(适用于漆包线和薄膜绕包线) 4.2试样制备 4.3试验程序 4.1试验结果. 5试验方法10:软化击穿(适用于导体标称直径大于0.100mm且小于或等于1.600mm的漆包 圆线和薄膜绕包圆线 5.1概述 5.2试验设备 5.3试验程序 6试验方法15:温度指数 7试验方法21:失重(适用于漆包圆线) 7.1概述. 7.2试样制备 7.3试验程序 附录A(资料性) 高温失效试验(适用于漆包圆线) A.1概述 A.2试验设备. A.3试样制备 A.4试验程序 参考文献
GB/T 4074.6-2024/1EC 60851-6:201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13/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074《绕组线试验方法》的第6部分.

GB/T4074已经发布以卜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规定; 一第2部分:尺寸测量: 一第3部分:机械性能: 第4部分:化学性能: -第5部分:电性能: 第6部分:热性能: 第7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 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第21部分:耐高频脉冲电压性能.

本文件代替GB/T4074.6-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热性能》.与GB/T4074.6-200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热冲击试验的概述(见4.1): -增加了软化击穿试验的概述(见5.1); 更改了软化击穿试验中试验程序(见5.3.见2008年版的4.2); 一更改了温度指数试验的试验方法.对于绕组线的"温度指数试验”均按1EC60172进行(见 第6章.2008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失重试验的概述(见7.1).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851-6:2012《绕组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热性能》.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绕组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热性能》.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限公司、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登高科电气股份 有限公司、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威远电工器材有限公司、山 东赛特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金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烟台洛姆电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博、杨和昌、干鼠杰、柴娜、诸冉冉、夏克、和军、李俊、巩运许、林志伟、潘国梁、 韩永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G13/T4074.6-1999: 2008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lanseyou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