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74.5-2024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性能.pdf

2024,pdf,电性能,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31
文档大小:2.2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9.060.10 CCSK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74.5-2024/IEC60851-5:2019 代替GB/T4074.5-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性能 Test methods ofwinding wires-Part 5:Electrical properties (IEC60851-5:2019.Winding wires-Test methods- Part5:Electricalproperties.IDT)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74.5-2024/IEC60851-5: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方法5:电阻 5试验方法13:击穿电压 5.1试验原理 2 5.2试验设备 5.3漆包圆线 5.4 导体标称直径大于0.1C0mm且小于或等于2.500mm.绝缘厚度为1级至3级的漆包网线5 5.5导体标称直径大于2.530mm的周线 5.6丝包圆线 5.7线.... 6试验方法14:漆膜连续性(适用于漆包圆线和薄膜绕包圆线) 6.1概述 ........ 6.2低压连续性试验(导体标称直径小于或等于0.050mm,绝缘厚度为1级至3级) 6.3高压连续性试验(导体标称直径大于0.050mm且小于或等于1.600mm.绝缘厚度为1级 至3级,导体标称直径大于0.035mm且小于或等于1.600mm.绝缘厚度为F1W3级至 FIW9级......... 6.4在线高压连续性试验(导体直径大于0.035mm且小于或等于1.600mm,绝缘厚度F1W3级 至FIW10级) 7试验方法19:介质损耗因数1g6(适用于漆包线和束线) 7.1试验原理 7.2试验设备. 7.3试样制备 7.4试验程序 18 7.5试验结.. 8试验方法23:针孔试验. 81 附录A(规范性)损耗因数运 61 A.1正切角一交点 A.2试验方法 61 A.3试验结果分析 20 参考文献 22
GB/T 4074.5-2024/1FC 60851-5:20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074《绕组线试验方法》的第5部分.

GB/T407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一第2部分:尺寸测量: -第3部分:机械性能; 第4部分:化学性能; 第5部分:电性能; 第6部分:热性能: -第7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 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一第21部分:耐高频脉冲电压性能.

本文件代替GB/T4074.5-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性能》,与GB/T4074.5-200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击穿电压试验中部分试验设备(见5.2,2008年版的4.2): 更改了漆包圆线试验方法并明确了产品的绝缘厚度:见5.3.1.2008年版的4.3): 一增加了绝缘厚度漆包圆线击穿电压试验方法(见5.3.2): -增加了漆膜连续性试验的概述(见6.1); 一更改了漆膜连续性试验中低压连续性试验的规格范利(见6.2.2008年版的5.1): 一更改了漆膜连续性试验中高压连续性试验的规格范润(见6.3.2008年版的5.2): 一增加了高压连续性试验中石墨刷电极原理(见6.3.1): 一增加了高压连续性试验中石墨纤维刷电极组件(见6.3.2.2008年版的5.2.2): 增加了在线高压连续性试验(见6.4).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851-5:201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性能》.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一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绕组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性能》.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限公司、江苏大通机电有限公司、长沙湘鸿仪器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巨丰电工材料(扬州)有限公司、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茂电磁 线有限公司、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福、肖先雄、梁学昊、张斌、蔡麟、诸冉冉、顾新建、冯忠泰、张东旭、王万忠、 潘国梁、张兆.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lanseyou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