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工业 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本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 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处理 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聚焦我 省建材行业碳达峰总体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总量控制为基础,以低碳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资源综合利 用水平为关键,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我省 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 控,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 峰.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明显进展,资源能源利用 效率大幅提升,建材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
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1%以上,水泥、玻璃、陶 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碳排放总量控制 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全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一1一
“十五五”期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材 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 幅提高,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 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 系,确保全省建材行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推动水泥、玻璃、 陶瓷等重点行业有序达峰,为如期实现建材行业碳中和夯实基 础.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利用.
1.加快关键低碳技术攻关.
加快研发窑炉氢能烧技术,燃 料替代技术,富氧(全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及低 品位余热高效利用技术.
加快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低碳混凝 土,鼓励固碳矿物材料和全固废免烧新型胶凝材料的研发.
加快 气凝胶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
加强建材窑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技术研发,加强与二氧化碳化学利用、地质利用和生物利用产业 链的协同合作,建设一批标杆引领项目.
(经济和信息化厅、省 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绿色低碳节能技术装备推广.
定期透选公布一批节能 低碳建材技术和装备.
支持取得突破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节能 低碳技术装备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 术和经验.
水泥行业加快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电机、高效 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等节能技术及装备;玻璃行业加快推广浮 一2一
法玻璃一窑多线等技术;陶瓷行业加快推广干法制粉工艺及装 备;岩棉行业加快推广电熔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石灰行业加快 推广双膛立窑、预热器等节能技术及装备;墙体材料行业加快推 广窑炉密封保温节能技术及装备;砖瓦行业推广自动焙烧等技 术,提高砖瓦窑炉装备水平.
(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节能降碳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与新一代信 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来集分析、窑炉优化控制等提升能源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全链条生产工序清洁化和低碳化.
采用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鼓励企业开展能源资源碳排放信 息化监测和管控系统建设,推动主要用能设备、工序等数字化改 造和上云用云,追踪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针对水泥、玻 璃、陶瓷等行业碳排放特点,探索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绿色 低碳系统解决方案.
(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 境厅、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1节能低碳技术装备研发推广 水泥行业:积极研发水泥悬浮沸腾烧、氢能烧水泥熟料、非碳 酸盐原料替代等低碳技术,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电机、高效篦冷 机、模块化节能或多层复合窑衬、高效节能粉磨、窑炉智能控制系统、 大比例替代燃料技术等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
玻璃行业:积极研发玻璃熔窑窑外预热、大型玻璃熔窑大功率“火 一电”复合熔化等低碳技术,推广浮法玻璃一窑多线、玻璃熔窑用红外 高辐射节能涂料、新型梯度复合保温技术等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
陶瓷行业:推广干法制粉工艺、连续球磨工艺、节能窑炉及高效烧 一3一
成、低能及余热高效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
岩棉行业:推广电熔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
石灰行业:推广双膛立窑、预热器等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
砖瓦行业:推广自动培烧、窑炉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生产线自动化 和智能化、大断面隧道窑等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
(二)推动低碳原料替代.
1.逐步减少碳酸盐用量.
有序推动水泥行业非碳酸盐原料替 代,在保障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粉煤灰、工业废渣、尾 矿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替代原料或水泥混合材的比重.
强化产业间耦合,推动建设稳定的非碳酸盐原料供应链.
研发含 硫硅酸钙矿物、粘土烧水泥等材料,降低石灰石用量.
加快高 贝利特水泥、硫(铁)铝酸盐水泥、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等低碳水 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 负责) 2.加强固废综合利用.
积极推进建材企业无害化协同处置废 弃物,加大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建筑废 弃物的协同处置力度.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窑炉协同处置技术装 备,支持企业改进和研发适合本地固废特性的窑炉自动化控制装 备及其他配套装备.
鼓励以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对产品性能无害 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粉生产利用,提高混合材产 品质量.
推动高水平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玻璃纤维、岩棉、混凝 土、水泥制品、路基填充材料、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等建材产品.
支持在重点城镇建设一批达到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B级及以上 水平的墙体材料隧道窑处置固废项目.
(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 一4一
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建材产品减量化使用.
鼓励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全面 推进装配式建筑应用,政府资金投资或主导的项目带头推进装配 式建造技术,社会投资项目加快推广使用.
提升建设全过程信息 化水平,精准使用建筑材料,减量使用高碳建材产品.
提高水泥 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促进水泥减量化使用.
开发低能耗制备与 施工技术,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力度.
统筹考虑工程全寿 命周期的耐久性、可持续性,鼓励来用高强度、高性能、高耐久 性和可循环材料及绿色建材.
(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 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2低碳原料替代工程 碳酸盐原料减量工程:合理提高原料固废掺配比,着力提升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生产纤维材料、微晶玻璃、超细化填料、低碳水泥、固废基 高性能混凝土、预制件、节能型建筑材料.
推进磷石膏在建材、路基材 料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扩大钢渣在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的 应用.
积极推进气化渣生产胶凝材料高效利用项目.
固废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支持建材企业协同处置工业固废、工程弃 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河湖淤泥、城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推进水 泥窑、砖瓦窑、墙体材料隧道窑协同处置等固废资源规模化高效利用项 目.
统筹产业布局和资源分布,规划建设一批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 用设施,鼓励毗邻地区设施协同共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处置效率.
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市(州)全面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 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级建筑垃圾资源 化利用示范城市.
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以成都、乐山、宜宾、广安、眉山、西昌装 配式建筑试点示范为引领,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大钢结构在住 宅、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推广应用.
一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