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S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 BJS202408 食品中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 3种代谢调节剂的测定 2024-12-2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BJS 202408 食品中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 3种代谢调节剂的测定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3种代谢调节剂的液相色语-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乳与乳制品、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动物性水产及其制品、油脂及其制品、糖类、调 味品中的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3种代谢调节剂的测定.
2原理 试样经甲酸水-乙晴溶液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 采用液相色谱-申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甲酸(CHO):色谱纯.
3.1.2乙睛(CHN):色谱纯.
3.1.3甲醇(CHO):色谱纯.
3.1.4氨水(NHHO):浓度25%~28%.
3.1.5乙酸铵(CHON):纯度97% 3.2试剂配制 3.2.175%乙晴水溶液(含0.1%甲酸):量取750mL乙晴(3.1.2).加人1mL甲酸(3.1.1),用水稀释至 1L混匀备用.
3.2.270%甲醇水溶液:量取70mL甲醇(3.1.3),加人30mL水,混匀备用.
3.2.30.2%甲酸-乙晴溶液:量取2mL甲酸(3.1.1),用乙晴(3.1.2)稀释至1L,混匀备用.
3.2.42%氨水-甲醇溶液:量取2mL氨水(3.1.4),用甲醇(3.1.3)稀释至100mL,混匀备用.
3.2.5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05%甲酸):称取1.54g的乙酸铵(3.1.5),用水溶解后,加人 0.5mL甲酸(3.1.1),用水稀释至1L,混匀备用.
3.3标准品 3.3.1标准品:曲美他嗪、枸橡酸氯米芬和美度铵,含量均≥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 的标准品.
标准品英文名称、CAS号及分子式等信息见附录A.
3.3.2同位素内标:氯米芬盐酸盐-D、曲美他嗪二盐酸盐-D和美度铵-D,含量均≥98%.同位素内标 英文名称、CAS号及分子式等信息见附录A.
BJS 202408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1.0mg/mL) 分别准确称取曲美他嗪10.0mg、枸橡酸氯米芬14.7mg和美度铵10.0mg(精确至0.01mg)置于 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3)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浓度各为1.0mg/mL的 标准储备液,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中,一18℃以下保存,有效期6个月.
3.4.2同位素内标储备液的配制(1.0mg/mL) 分别准确称取曲美他嗪二盐酸盐-D.12.7mg、氯米芬盐酸盐-D;10.9mg和美度铵-D10.0mg(精 确至0.01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3)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曲美他嗪-D、氯米芬-D:和美度 铵-D 质量浓度各为1.0mg/mL的标准储备液.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中,-18C以下保存,有 效期6个月.
3.4.3标准中间液的配制(10μg/mL) 分别准确量取各标准储备液(3.4.1)适量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3)定容至刻度,摇匀,配 制成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质量浓度分别为10μg/mL的标准中间液.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 器中,一18℃以下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4混合标准中间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量取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标准中间液(3.4.3)0.1mL、0.1mL和1.0mL于同一 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3.1.3)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质量浓度各 为0.1μg/mL.0.1μg/mL和1.0μg/m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中,-18℃C 以下保存,有效期1个月.
3.4.5同位素内标中间液的配制(10μg/mL) 分别准确量取各同位素内标标准储备液(3.4.2)适量置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3.1.3)定容 至刻度,摇匀,配制成曲美他嗪-D、氯米芬-D;和美度铵-D质量浓度分别为10μg/mL的标准中间液.
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中,一18C以下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6混合同位素内标中间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量取曲美他嗪-D、氯米芬-D;和美度铵-D 标准中间液(3.4.5)0.1mL、0.1mL和 2.5mL于同一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3.1.3)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曲美他嗪-D、氯米芬-D; 和美度铵-D.质量浓度各为0.1μg/mL、0.1μg/mL和2.5μg/mL的混合同位素内标标准中间液.
将溶 液转移至棕色玻璃容器中,一18C以下保存,有效期1个月.
3.4.7系列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分别量取 50.0μL、100μL、200μL、500μL、1 000μL 混合标准中间液(3.4.4)以及 200μL混合内 米芬含量分别为0.500μg/L、1.00μg/L、2.00μg/L、5.00pg/L、10.Oμg/L,美度铵含量分别为 5.00μg/L、10.0μg/L、20.0pg/L、50.0pg/L、100μg/L 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内标浓度分别为 2μug/L、2pg/L和50pg/L的系列标准工作液,现用现配. 2
BJS 202408 3.5材料 3.5.1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3mL 60mg),或性能相当者.
3.5.2微孔滤膜:0.22pm有机系滤膜.
3.5.3离心管:PS聚乙烯,10mL.50mL.
4仪器与设备 4.1液相色谱-申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电离源(ESI).
4.2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01g和0.00001g.
4.3组织接碎机.
4.4超声波清洗器.
4.5涡旋混合器.
4.6正压固相萃取仪, 4.7离心机:≥10 000r/min. 4.8氮吹仪.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与保存 5.1.1乳制品、肉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及其制品、油脂及其制品、糖类、调味品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200g或全部试样(试样少于200g时),高速组织接碎机均匀捣 碎,装人清活容器内,加封后作出标记,制备好的乳制品、肉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及其制品试样于一18℃ 以下避光保存,其他食品试样常温保存.
5.1.2蛋与蛋制品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200g或全部试样(试样少于200g时),洗净去壳后经高速组织 捣碎机均匀捣碎,装入清洁容器内,加封后作出标记,制备好的试样于一18℃以下避光保存.
5.1.3乳、酱油、醋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有代表性样品约200g或全部试样(试样少于200g时),充分摇匀,装人清洁容 器内,加封后作出标记,制备好的乳试样于4C以下避光保存,其他食品试样常温保存.
5.2试样处理 5.2.1提取 5.2.1.1固态和半固态样品 准确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mL带盖离心管中,加人20μL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液 (3.4.6),再加人5mL75%乙晴水溶液(含0.1%甲酸)(3.2.1),加盖涡旋混匀30s,超声提取10min;于 4℃10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
残渣再加人5mL75%乙晴水溶液(含 0.1%甲酸)(3.2.1)重复提取一次,合并全部上清液,待净化.
BJS 202408 5.2.1.2液态样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mL带盖离心管中,加入20gL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液 10min;于4℃10000r/min离心10min,取全部上清液,待净化.
5.2.1.3油脂及其制品 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mL玻璃刻度管中(固态样品先置于60℃水浴加热约5min, 并不时轻摇以溶化脂肪),加人20gL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液(3.4.6),涡旋10s后,再准确加人5mL75% 乙水溶液(含0.1%甲酸)(3.2.1),涡旋振摇2min,待分层后,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
残渣再加 人5mL75%乙晴水溶液(含0.1%甲酸)(3.2.1)重复提取一次,合并全部上清液,于4℃10000r/min 离心10min,再次取全部上清液,待净化.
5.2.1.4食用糖和食用盐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mL玻璃刻度管中,依次加人20μL混合内标标准工作液 (3.4.6)和50℃左右热水3mL,涡旋10s待充分溶解后,加人5mL0.2%甲酸-乙晴溶液(3.2.3),涡旋 振摇2min,待分层后,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
残渣再加人5mL0.2%甲酸-乙晴溶液(3.2.3)重 复提取一次,合并全部上清液,于4C10000r/min离心10min,再次全部取上清液,待净化.
5.2.2净化 将所得提取液转移至3mL甲醇(3.1.3)、3mL水依次活化过的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3.5.1) 中,保持样品通过小柱的流速为2mL/min~3mL/min.
全部样品加载完毕后,再用2mL75%乙晴水 溶液(含0.1%甲酸)(3.2.1)淋洗小柱,弃去流出液,用5mL2%氨水-甲醇溶液(3.2.4)洗脱小柱,收集洗 脱液,洗脱液在37℃土1℃、微弱的氮气流下吹干,准确加人1.0mL70%甲醇水溶液(3.2.2)溶解残渣, 0.22pm微孔滤膜(3.5.2)过滤供液相色谱-申联质谱仪测定.
5.3仪器参考条件 5.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如下: a)色谱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柱,填料为多孔球型硅胶基质表面键合磷酸胆碱,5μm, 150mm×2.0mm(i.d),或性能相当者; b)流动相: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05%甲酸)(3.2.5)乙晴(3.1.2)=3070(体 积比): c)流速:0.30mL/min; d)柱温:40℃; e)进样量:2L.
5.3.2质谱参考条件 质谱参考条件如下: a)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 b)毛细管电压:4000V; c)干燥气:N:;干燥气温度:340℃;干燥气流速:10L/min; d)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