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00 CCSF 2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06-2023 代替DL/T1006-2006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Patrol inspectionsystem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lines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1006-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2 5巡检系统通用功能 3 附录A(规范性)巡检系统应用策略 附录B(规范性)架空线路正常巡检策略 附录C(规范性)特殊巡检策略 国上国电公社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DL/T100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1006一2006《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与DL/T1006-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4.2.5巡检数据的信息安全管控要求: 增加了附录A~附录C智能化巡检策略: 一修订了3.2巡检平台、3.3巡检装备、3.4管控平台的定义; 一修订了巡检平台、巡检装备、管控平台的4.2安全性、4.3先进性、4.4开放性、4.5稳定性、4.6 实用性、4.7易维护替代性的相关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电网设备智能巡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4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 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 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广东电网肇庆供电局、广 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广州优飞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武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雄刚、周华敏、孙文星、李国强、刘琦、郭圣、王年孝、刘高、张峰、何泽斌、 陈剑平、何勇、王锐、韩玉康、李鸿泽、马建国、许政超、罗志勇、刘剑、蒙华伟、缪钟灵、宋禹飞、 李晋伟、罗劲斌、陈赞、易琳、吴昊、姚隽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DL/T1006-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1006-2023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基本规定、巡检系统通用功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基于智能技术应用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673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 GB5023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545110kV~750kV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DL/T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1482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 DL/T1578架空电力线路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巡检系统patrolinspection system 应用智能技术对架空输电线路遥检的应用和管理系统,包括巡检装备、巡检平台、管控平台.
3.2 巡检平台patrolinspection platform 实现移动轨迹智能管控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装备的搭载平台,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 直升机、机器人、巡检车辆等设备.
3.3 巡检装备patrolinspectiondevice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的智能巡视、检测工具,包括可见光照相机(摄像机)、红外测温仪、紫外检测 仪、激光扫描仪、X光检测仪、手持巡检终端、在线监测装置等.
3.4 管控平台managementandcontrolplatform 存储、管理、分析巡检数据和设备数据,具备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工况分析、载流量校核、风险评估、 防灾预警等智能功能,并对照巡检策略,对巡检工作实现闭环管控的信息化平台,包括数据分析、管理、 挖掘、应用等功能软件.
3.5 巡检数据patrolinspectiondata 应用巡检装备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采集的数据和管控平台中的其他数据,包括可见光照片(录 像)、红外照片(录像)、紫外照片、X光谱图片、激光点云、遥感遥测、在线监测等原始数据及通过多 工况分析、风险评估等智能分析形成的数据.
DL/T1006-2023 3.6 巡检方式patrol inspection way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任务开展的精细化巡检、通道快速巡检、故障巡检、勘灾巡检、保电巡检、 验收巡检等工作.
3.7 精细化巡检refinementpatrolinspection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设备及附属设施开展可视化、红外、X光检测等巡检工作,包括可能影响本体安 全的边坡、护坡、排水沟、挡土墙等设施的巡检.
3.8 故障巡检malfunction patrol inspection 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查找线路故障点和勘查设备损坏情况的巡检工作.
包括单一线路故障点 查找和灾后多线路多设备受损勘查.
4总体要求 4.1一般要求 架空输电线路设备及附属设施、通道智能化巡检,应保证巡检平台、巡检装备、管控平台及巡检数 据安全,提高巡检质量和效率,满足架空输电线路巡检需求.
4.2安全性 4.2.1巡检系统中的电网信息应符合安全区域内使用要求.
4.2.2无人机、直升机、机器人等智能巡检平台应经航空、公安等专业安全性评估,飞行器应执行空管 规定,严禁非法飞行和无照飞行,飞行作业应落实安全措施.
4.2.3可见光照相机、红外测温仪、紫外检测仪、激光扫描仪、X光检测仪、接地电阻检测仪、在线监 测装置等智能检测装备,应符合安全管理的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
4.2.4系统内软硬件、管控平台均应符合信息安全性要求.
4.2.5巡检数据应采取安全措施,保护信息不被非法截获或非法修改.
用户必须通过身份验证才能使用 巡检系统数据.
只有经过授权的巡检装备才能和遇检后台交换资料.
重要业务数据应脱敏处理,系统内 使用的位置坐标应进行脱敏处理.
4.3先进性 4.3.1巡检系统应建立先进三维数字化线路本体、通道、附件等模型,应优先采用巡检数据采集、数据 分析、数据挖掘、装备智能管控等领域的智能技术.
巡检系统应用策略遵照附录A.
4.3.2无人机、直升机、机器人等巡检平台应具备精确定位功能,可方便搭载多种巡检装备,具备智能 控制单元.
4.3.3智能巡检装备选型均应采用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主流代表性的产品,可与巡检平台对接,并预留 功能升级空间:应有数据化输出功能,有条件时宜具备边缘计算功能并与后台实时对接,实现远程监控 和诊断功能.
4.3.4巡检装备智能控制、巡检数据采集现场作业、巡检数据智能分析挖掘等软件应互联互通,实现软 件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无缝对接.
4.4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4.4.1巡检系统及其装备、平台和数据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