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00 CCSF2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689-2023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处理技术导则 反渗透法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in fossil-firedpowerplants-Reverse osmosis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2689-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预处理系统 6反渗透脱盐系统 7性能验收要求 5 附录A(规范性)澄清池设计参考数据 6 附录B(规范性)过滤器(池)设计参数 附录C(规范性)预处理系统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DL/T 268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3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 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正江、苏艳、胡大龙、岳春妹、杨阳、薛庆堂、叶治安、刘志强、卢剑、 李亚娟、黄倩、杨宝红、冯月花、许臻、姜琪、余耀宏、尹力、冉琼.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ⅡI
DL/T2689-2023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处理技术导则 反渗透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反渗透法处理技术的一般要求、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脱盐系统 及性能验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反渗透脱盐处理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90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 GB/T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33758碟管式膜处理设备 DL/T582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 DL/T588水质污染指数测定 DL/T809发电厂水质浊度的测定方法 DL/T951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DL/T952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DL/T5046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规范 DL5068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 H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络酸盐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循环冷却水排水blowdownfromrecireulatingcoolingwater 在确定的浓缩倍数条件下,从散开式循环冷却系统排放的水.
[来源:GB/T21534-2021,8.8,有修改] 3.2 预处理系统pretreatment system 设置于反渗透脱盐系统之前,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和结垢性离子等杂质的水处理系统.
3.3 软化工艺段softening process section 通过化学加药方法,去除水中钙、镁等结垢性离子的工艺过程.
3.4 有机物去除工艺段organicsremoval processection 通过生物、化学、物理等工艺方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工艺过程.
DL/T2689-2023 3.5 强化混凝enhancedcoagulation 通过提高混凝剂投加量、优选混凝剂或优化运行参数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混凝过程.
3.6 介质过滤工艺段mediafiltration process section 利用石英砂、无烟煤或纤维束等介质床层过滤水中悬浮物的工艺过程.
3.7 超滤工艺段ultrafiltrationprocess section 利用超滤膜筛分过滤技术,去除水中悬浮物、大粒径胶体、微生物等物质的工艺过程,过滤精度一 般为0.01 μm~0.1 μm 3.8 反渗透脱盐系统reverseosmosisdesaltingsystem 采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去除水中带电物质、有机物、胶体物质、细菌等物质的处理系统.
利用反渗 透过程,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水通过半透进入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的其他组分(如盐) 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膜装置.
4一般要求 4.1当循环冷却水排水不能全部梯级利用时,可进行反渗透脱盐处理.
4.2循环冷却水排水反渗透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应根据来水水质、浓缩倍数、后续用水水质要求、全 厂水量平衡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4.3循环冷却水排水反渗透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和管道材质配置等,应根据进水 水质、处理水量、产水用途(水质要求)、工艺模拟中试验结果等确定.
4.4循环冷却水排水反渗透处理系统可从循环水泵出口或循环水回水管道取水,并设置流量调节设备.
4.5循环冷却水排水反渗透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水量宜保持稳定,且应先进行预处理.
5预处理系统 5.1一般规定 5.1.1预处理系统应对循环冷却水排水中的悬浮固体、结垢性离子、有机物、氧化剂等污染物进行处理.
5.1.2预处理系统宜设置进水调节水池,容积宜不低于1h处理水量.
5.1.3预处理工艺应根据进水水质、膜材料、膜组件的结构、产水要求及回收率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预处理出水水质应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
5.1.4当来水温度低于10C时,应采取加热措施.
预处理出水温度应满足反渗透进水水温要求.
5.1.5预处理系统投加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宜与反渗透阻垢剂有兼容性,并控制助凝剂的用量.
5.1.6当循环冷却水排水结垢性离子含量高,通过加酸、投加阻垢剂等处理方法,无法满足反渗透脱盐 系统的设计要求时,应设置软化工艺段.
5.1.7当循环冷却水排水有机物含量超过反渗透脱盐系统的进水设计要求时,应设置有机物去除工 艺段.
5.1.8预处理系统应设置过滤工艺段,可选择介质过滤-超滤组合工艺.
5.2软化工艺段技术要求 5.2.1软化工艺段包括澄清池、软化水池(箱)、加药系统、排泥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等.
5.2.2软化处理工艺选择宜符合以下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