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715-2023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pdf

2023,2715,pdf,导则,电力,电力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9.240.01 CCSF1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2715-2023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 Technical directivesfor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energy internet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2715-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 5协同运行技术要求 6协同运行支撑系统 7协同运行信息安全要求一 8运行评价 附录A(资料性)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体系 附录B(资料性)工业园区发电、储能设施并网电压等级
DL/T 27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智中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网智 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广州东方电科自动化有限公司、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广 东弘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一能电气有限公司、百思科新能 源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晓民、刘海涛、朱守真、黄毕尧、苏剑、韦涛、胡春潮、张延旭、李慧娜、 陈蕾、王玉琴、刘兰徽、吴坤盛、魏心泉、孙雯雯、宋坤、林晓武、徐玮鞭、王慧丽、陈英杰、廉宇.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Ⅱ
DL/T2715-2023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的总则、技术要求、支撑系统、信息安全要求和运行 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以电为中心的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类型的协同运行,其 他区域型能源互联网(城市、城镇、城区、住宅小区、建筑群等)的运行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30137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GB/T36278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Z41237能源互联网系统术语 GB/Z41238能源互联网系统用例 GB/T42322能源互联网系统主动配电网的互联 NB/T2625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导则 NB/T33029电动汽车充电与间歇性电源协同调度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Z412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industrial parkenergy internet;IPEI 工业园区内实现以电为中心,以多种能源资源的互补利用、高效利用、绿色利用等为主要目的,集 成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新能源和信息通信等技术,具备协同运行控制和管理特征的开放、智慧的综合能 源系统.

DL/T2715-2023 3.2 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collaborative operationofenergy internet 工业园区以电为中心的电、热(冷)、气等各能源子系统之间,工业园区能源供应、输配、存储、 消费各环节之间,以及工业园区内部和工业园区外部能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的运行方式.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支撑系统collaborative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f industrial park energy internet 具备对工业园区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进行运行数据采集、优化调控和市场交易支持等功能 的计算机系统.

4总则 4.1提升工业园区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资源运行的协调性,消除原有电力系统、热力系统、燃 气系统等割裂运行存在的整体运行效率低下、互补互济潜力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4.2基于用例开展需求分析,明确运行阶段需要相互协同的角色和要素,用例分析参照GB/Z41238执 行,统筹兼顾相关方责任和收益,支持能源系统长期可持续运行.

4.3在紧急情况下对大电网安全稳定提供可中断负荷,参照GB38755执行,并通过电、热(冷)、气 协同运行增加对本地用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减小外部供电中断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4.4支持工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和有序转化,充分挖掘利用余能、余热、余冷等,提升能源系统的整体 运行效率,降低综合能耗,综合能耗计算参照GB/T2589执行.

4.5具备合适的工业园区内的电、热(冷)、气各系统之间的能量耦合运行机制,支持因产业结构、极 端气温、电动交通充电等因素导致的电、热(冷)、气尖峰负荷的压减和时移需求.

4.6对工业园区能源输配网络、储能、用电用能设备设施进行可控制可调节运行升级改造,充分消纳工 业园区本地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提升绿电使用占比.

4.7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体系逻辑上可分为能源设施层、终端层、信息层和业务层,每层 内部、各层之间相互交互信息,支撑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见附录A.

5协同运行技术要求 5.1终端层 5.1.1工业园区电能计量、继电保护、电能质量监测、远程控制和通信等设备,应支持和工业园区能源 互联网协同运行支撑系统的信息交互,满足工业园区能源系统内部管理和对外交互需求.

应配置安全监测设备,在工业园区燃气、冷量、热能等能源发生、储存、输送、使用环节的总回路位置 应配置计量器具. 5.1.3敏感性负荷与干扰性负荷接入点应配置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监测并网点的谐波、间谐波、电压偏 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不平衡、频率偏差、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并应符合GB/T14549、GB/T24337、 GB/T12325、GB/T12326、GB/T15543、GB/T15945、GB/T30137中的要求,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应具备 和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力,并能支持电能质量的协同治理,在发生电能质量事件时应能自动 记录和保存信息,为事后责任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5.1.4冷量、热能在产生及使用环节,应配置压力、温度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其温度压力变化对流量 计量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实时补偿.

5.1.5并网/离网控制、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调节等监控设备应接入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支 撑系统,支持远程控制.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