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035.60 CCS 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727-2023 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使用导则 Guide for the use of copper-clad steel in power engineering grounding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2727-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2 5铜覆钢选型及设计 2 6铜覆钢进场及施工工艺 3 7铜覆钢接地装置验收 8铜覆钢接地装置运行与维护. 附录A(规范性)铜覆钢的选型及设计流程 9 附录B(规范性)铜覆钢热稳定系数的计算 11 附录C(资料性)铜覆钢截面尺寸的计算 12 附录D(资料性)铜覆钢的规格选型 15 附录E(资料性)铜覆钢的规格选型案例 19 附录F(规范性)铜覆钢进场及施工流程 21 附录G(资料性)铜覆钢接地装置施工记录和中间验收 22 参考文献 25
DL/T 272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电力接地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3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 都诺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金合益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中试电力科 技有限公司、陕西路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 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 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森、申巍、马光、何华林、刘欣、张波、王伟、李谦、李志忠、谭波、李伟、 朱明曦、杨大渭、裴锋、陈新、韩钰、徐凯、刘熙、胡家元、于金山、雷蕾、胡全、王伟、马学峰、 孙永春、代勇、聂京凯、祝志祥、姜杰.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2727-2023 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使用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使用的总体要求、选型及设计、进场及施工工艺、验收、运行 与维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接地工程的铜覆钢使用,其他行业接地工程的铜覆钢使用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DL/T1312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 DL/T1315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用放热焊剂技术条件 DL/T1342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DL/T1554-2016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导则 DL5009.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 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DL5009.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3部分:变电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铜覆钢copper-cladsteel 钢芯体的表面被铜均匀包覆的材料,包括铜覆钢棒材、铜覆钢板材以及铜覆钢线材(包括圆线及 绞线).
[来源:DL/T1312-2023,3.1] 3.2 铜覆钢全寿命周期最小截面minimumsectionofcopper-clad steelinlifecycle 未计及铜覆钢(3.1)接地装置设计使用寿命内的土壤腐蚀时,满足热稳定校验的铜覆钢(3.1)最 小横截面,包括铜覆钢(3.1)接地线和接地极全寿命周期最小截面.
3.3 放热铜焊exothermiccopper welding 利用铜氧化物与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大量热量,从而生成高温熔融金属来进行焊接的一种放 1
DL/T2727-2023 热焊接类型.
[来源:DL/T2049-2019,3.10] 3.4 相对导电率relative conductivity 参比于标准退火纯铜的金属或合金导电率,一般定义标准退火纯铜的导电率为5.80×10(Ωm)-1, 即100%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Intem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
4总体要求 4.1铜覆钢应符合DL/T1312的规定.
4.2铜覆钢适用于接地环境.
铜和铜覆钢可使用于同一接地区域.
4.3铜覆钢接地装置设计使用寿命应与地面工程设计使用寿命一致.
4.4铜覆钢的铜层厚度选取,应计及土壤腐蚀和热稳定要求,并考虑运输、搬运、施工等过程中铜层的 损伤.
4.5铜覆钢接地网的设计宜考虑铜覆钢的趋肤效应对网内电位差和材料利用率的影响.
4.6铜覆钢水平接地极的供货长度应尽量减少施工现场焊接点,宜选用成卷(盘)铜覆钢.
4.7铜覆钢接地装置的施工应满足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5铜覆钢选型及设计 5.1基本流程 铜覆钢的选型及设计流程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其内容包括:基础资料收集、土壤腐蚀性评价、铜 覆钢尺寸计算(全寿命周期最小截面面积计算、计及土壤腐蚀的铜层最小厚度计算)、铜覆钢规格选取、 接地网设计等步骤.
5.2设计前期准备 5.2.1基础资料如下: a)接地区域地勘资料.
b)电力工程设计使用寿命或运行接地装置的剩余寿命.
c)系统最大接地故障(短路)电流(考虑远景规划或设计年度运行最大短路电流).
d)土壤腐蚀性指标参数测试方法按DL/T1554一2016的规定执行.
5.2.2土壤腐蚀性评价分为微、弱、中、强、极强五个等级.
腐蚀性评价方法按DL/T1554一2016的规 定执行.
腐蚀性评价为强等级的土壤,同时满足pH>8.5或pH<4.5和含盐量大于1.5%的要求,定义为 极强等级. 5.3铜覆钢的规格选取及设计 5.3.1铜覆钢水平接地极和接地线宜选用圆线和板材,铜覆钢垂直接地极宜选用棒材. 5.3.2铜覆钢棒材和圆线直径不应小于10mm:铜覆钢板材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8mm²,厚度不应小于 4 mm. 5.3.3铜覆钢接地极截面面积不应小于铜覆钢接地线截面面积的75%,铜层厚度应保持不变. 未计及土 壤腐蚀时,最小截面面积应按流经铜覆钢接地线的系统最大接地故障(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热 稳定系数的取值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3.4铜覆钢的截面尺寸应包括铜覆钢全寿命周期最小截面尺寸和计及土壤腐蚀的铜层厚度. 铜覆钢截 面尺寸的计算见附录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