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7.220.20 CCSA55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988-2023 代替DL/T988-200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 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Methodsofmeasurement of powerfrequency electricfield andmagnetic fieldfrom highvoltage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and substation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988-2023 目次 前言 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量仪器 5测量方法 6测量数据 附录A(规范性)工频电场测量仪校准 附录B(规范性)工频磁场测量仪校准 参考文献 10
DL/T98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988一200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与DL/T 988一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对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测量仪器的探头构成的要求(见2005年版的第3章): b)删除了对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测量分量的要求(见2005年版的4.1.4); 5.1.4); d)删除了采用单轴磁场探头测量磁场时应调整探头使其位置在测量最大值方向的要求(见2005年 版的4.3); e)更改了图1中导线档距中央弧垂最低位置的标识(见5.4.1,2005年版的4.4.1); f)增加了测量点远离变电站围墙外远离进出线的距离要求(见5.5.2); g)更改了平行极板校准装置原理的描述(见A.2,2005年版的A.2); h)增加了对受湿度影响比较大的测量仪器宜针对60%以上相对湿度进行校准的要求(见A.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瑞恒驰电气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保权、路遥、邬雄、张建功、李妮、张广洲、张业茂、张小武、干喆渊、 赵军、谢辉春、刘兴发、王延召、万皓、刘震寰、黄锐、陈玉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DL/T988-2005;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988-2023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 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电压等级的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和变电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频电场powerfrequencyelectricfield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形式,随时间作50Hz周期变化的电场为工频电场,电场强度在空 用千伏每米(kV/m)表示.
3.2 工频磁场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磁场是有规则地运动着的电荷(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形式,随时间作50Hz周期变化的磁场 为工频磁场.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矢量值在任一点的散度为0,其计量单位为特斯拉(T).
磁场强度也是矢量,其计量单位为安培每米(A/m).在空气介质中,1微特斯拉(μT)相当于0.8A/m.
3.3 畸变场perturbedfield 由于物体的介入,一个场在幅值、方向的改变,或者两者兼有的改变.
注:由于物体的存在,电场在物体的表面上通常会产生很大的畸变,只要不是磁性物质,工频磁场通常不会由于物 体的存在产生畸变.
4测量仪器 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测量必须使用经计量合格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测量仪器,且在校准或检定 有效期内.
附录A和附录B给出了工频电场测量仪和工频磁场测量仪的校准方法和举例.
5测量方法 5.1一般要求 5.1.1测量运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和磁场时,测量地点应选在地势平坦、远离树木、没有 其他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广播线路的空地上.
选1.5m,也可根据需要在其他高度测量.
测量报告应清楚地标明.
I
DL/T988-2023 5.1.3为避免通过测量仪器的支架泄漏电流,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时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
5.1.4采用探头和主机之间装有连接线的仪器测量时,连接线应不接触地面,以避免产生泄漏电流.
5.2工频电场强度测量 5.2.1测量人员距离测量仪器探头应不小于2.5m.
5.2.2测量仪器的探头应满足:当探头介入到电场中测量时,电场没有明显畸变.
5.2.3测量探头放入区域的电场应均匀或近似均匀.
5.2.4工频电场测量探头和固定物体的距离应不小于1m.
5.3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 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可以忽略电介质和弱、非磁性导体的邻近效应,测量探头可以用一个小的电介 质手柄支撑,并可由测量人员手持.
5.4架空交流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 5.4.1架空交流送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 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点应选择在线路弧垂最低位置的横截面方向上,如图1所示.
单回送 电线路应以弧垂最低位置中相导线对地投影为起点,同塔多回送电线路应以弧垂最低位置档距对应两铁 塔中心连线对地投影点为起点,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边相导线两侧的横截面方向上.
测量时两相邻测量 点间的距离可以任意选定,但在测量最大值时,两相邻测量点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m.
送电线路下方工 频电场和磁场一般测至距离边导线对地投影外50m处即可.
送电线路最大电场强度一般出现在边相外, 而最大磁感应强度一般应在中相导线正下方附近.
除在导线横截面方向上测量外,也可在线下其他感兴趣的位置进行测量,但测量条件必须满足5.1 的要求,同时也要详细记录测量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
弧垂最低位置 图1送电线路下方电场和磁场测量布点图 5.4.2架空交流送电线路邻近建筑物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 建筑物内场强测量:应在距离墙壁和其他固定物体1.5m外的区域内测量建筑物内的工频电场和磁 场,并测出最大值作为评价依据.
如不能满足上述与墙面距离的要求,则取建筑物内空间平面中心作为 测量点,但测点与周围固定物体(如墙壁)间的距离至少1m.
建筑物阳台上场强测量:当阳台的几何尺寸满足建筑物内场强测量布点要求时,阳台上的场强测量 方法与建筑物内场强测量方法相同:若阳台的几何尺寸不满足建筑物内场强测量点布置要求,则应在阳 台空间平面中心位置测量.
建筑物平台上场强测量:应在距离周围墙壁和其他固定物体(如护栏)1.5m外的区域内测量的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