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14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2138-2024 法庭科学 涉火案件电气物证 检验技术规程 Forensic sciences-Code of practice for examination of electricalevidencein fire cases 2024-04-22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21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提出, 本文件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北京市公安局、山西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广东省公安厅、 陕西省公安厅,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金专、张高勤、李鑫、李阳、沈雯怡、装茂清、赵哗、许洁、李艳超、赵应东、 吕小宝、王艺菱、郭子龙、于宝刚.
GA/T 2138-2024 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电气物证 检验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法庭科学领域涉火案件中电气物证的检验鉴定流程,确定了涉火案件中电气物证鉴 定的判定原则和鉴定意见的表述.
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城涉火案件中电气物证的检验鉴定,其他领域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6840.1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GB/T16840.2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2部分;剩磁检测法 GB/T16840.4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GB/T16840.5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5部分:电气火灾物证识别与提取方法 GB/T16840.6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6部分:SEM微观形貌分析法 GB/T16840.7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7部分:EDS成分分析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6840.1、GB/T16840.2、GB/T16840.4~1684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电热熔痕melted mark caused by electric heating 在电弧或电流的高温热作用下,在金属表面或钢、铝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注:包含且不仅限于短路熔痕、过负荷熔痕、因接触不良导致的局部过热熔痕、导线与其他不同电位的金属发生放 电时形或的熔痕、对选短路熔痕、不同电位的带电金属之间接触放电形成的熔疲等.
3.2 短路熔痕melted markcaused by short circuit 钢、铝导线发生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注:短路熔瘊包括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
3.3 一次短路熔痕primary short circuitedmeltedmark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铜、铝导线因本身故障发生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3.4 二次短路熔痕secondary shortcircuitedmeltedmark 在火灾环境条件下,铜、铝导线产生故障而引发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GA/T2138-2024 3.5 短路进波熔珠splash down melted bead caused by short circuit 铜、铝导线在短路或电弧作用发生的瞬间产生的熔化进溅物,喷溅黏附到其他载体上的圆珠状熔化 痕迹. 3.6 非电热痕迹mark caused by non-electric hcating 由火灾热作用、机械加工或应力作用等非电弧或电流的热作用形成的痕迹.
注:包含且不仅限于火烧、摩擦、切削、拉拔、挤压、高压冲击等形成的痕蓬.
3.7 火烧熔痕meltedmark due to fire burning 铜、铝导线在火灾中受火灾现场高温作用发生熔化,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3.8 导体过电流痕迹markcausedbyovercurrent 由于导线过负荷、短路或接地故障等原因,致使导体中的电流值超过其额定电流,在导体上形成的 痕迹. 3.9 接触不良痕迹markcausedbypoorconnections 电气线路中连接处电阻增加,导致连接处过热,在连接处形成的熔化痕迹.
3.10 SEM微观形貌分析micro-morphologicalanalysi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用具有一定能量、强度、斑点直径的电子束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扫描样品表面,根据样品被激发出 的二次电子信号和结构的关系图,实现对检材表面微观结构形貌的分析.
3.11 EDS成分分析ponent analytic of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用具有一定能量和强度的粒子束轰击检材物质,根据样品被激发或反射的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 关系图,实现对检材的非破坏性元素分析、结构分析和表面物化特性分析.
3.12 检材testingmaterial 从火灾现场提取的,对火灾事实有指示、确定作用并可委托鉴定机构分析、检测的金属导体.
3.13 样品sample 从检材中经过筛选、提取,并在实验室进行处理后,适合仅器检测的载有熔化痕迹的金属导体.
4检验鉴定程序 涉火案件电气物证检验鉴定程序包括宏观特征检验、微观特征检验、EDS成分分析和剩磁检测,检 验鉴定程序如图1所示.
GA/T 2138-2024 疑拟电气物证 疑似铁础性金属构师 宏观特征检验 是否符合导体金属 熔痕宏观特征 检验结束 否 是 微观特征检验 金相组积分析 SEM微现形较分析 是否钢、铝熔 到检到 症类型组织 EDS 成分分析 Y 数据 样品(检材)是某类熔瘤 图1涉火案件电气物证检验鉴定流程图 4.1剩磁检测 通过肉眼或显微设备,对电气物证外观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存在符合疑似铁磁性金属构件特征的样 品(检材)时,按照GB/T16840.2描述的方法对样品(检材)的铁磁性金属导体进行剩磁检测,测量并直 接给出疑似铁磁性金属导体的剩磁数据.
4.2宏观特征检验 按照GB/T16840.1和GB/T16840.5描述的方法对电气物证宏观特征进行检验,判断电气物证中 是否存在属于导体金属熔痕的样品(检材).
发现样品(检材)的宏观特征符合导体金属熔痕特征时,按 照4.3或4.4进行检验.
4.3金相组织分析 按照GB/T16840.4描述的方法对样品(检材)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判断样品(检材)属于哪类熔痕.
金相组织分析主要包括检材选取与截取、金相试样的制备和金相观察与记录,金相组织分析中,发现金 相组织呈现出非铜、铝熔痕的典型组织特征时,宜按照4.5对其进行EDS成分分析,作为判断熔痕类型 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