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3.060.50 CCS R 0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1007.2-2024 代替JT/T 1007.2-2015 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第2部分: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Mobilemand systemfor traffic emergency munication Part 2:Technicalrequirementsfor terminal and equipment 2024-12-19发布 202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1007.2-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典型终端设备类型 3 5VSAT卫星终端 6海事卫星车载终端 7公网移动通信终端 8VOIP网关设备 9VHF/UHF电台 10 多路通信控制器 11 卫星定位通信终端 5 12 调幅甚高频电台 13图像采集设备 14 无线图传设备 15 无人机图像获取设备 16远程单兵信息获取设备 9 17网络连接设备 9 18信息安全设备 10 19计算机及日常办公设备 10 20视频会议设备 11 21语音调度设备 14 22最低限应急保障设备 14
JT/T 1007.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T/T1007《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第2部分.
JT/T100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第2部分: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第3部分:设备检测规范.
本文件代替JT/T1007.2-2015《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第2部分:通信信息系统技术要 求》,与JT/T1007.2-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息获取设备”(见第4章,2015年版的第4章): 一更改了“VSAT卫星终端“的技术要求(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一更改了“海事卫星车载终端”标准IP数据业务、天线尺寸和全向辐射功率的技术要求(见第6 章,2015年版的第6章); 一更改了“公网移动通信终端”的技术要求(见第7章,2015年版的第7章); -更改了“VOIP"网关设备的技术要求(见第8章,2015年版的第8章); 增加了“多路通信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见第10章); --更改了“无线图传设备"的技术要求(见第14章,2015年版的第13章); 增加了“无人机图像获取设备"的技术要求(见第15章); 一增加了“远程单兵信息获取设备”的技术要求(见第16章): -更改了“网络连接设备"的技术要求(见第17章,2015年版的第14章): 一更改了“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大型、中型)配置”编解码部分和传输部分的技术要求 (见20.1 2015年版的17.1); -更改了“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小型)配置“液晶显示器要求(见20.2 2015年版的17.2); 更改了“DVR硬盘录像机"硬盘接口要求(见表14 2015年版的表16); 更改了“最低限应急保障设备“的通信单元技术要求(见22.2 2015年版的19.2).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交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通信 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小勇、杨晓婧、邓蕾、艾云飞、苏飞、或钰、张毅颖、耿丹阳、李振、张霞、秦婧、 齐海勇、陈建球、鲍春、赵娜、庞彦知.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JT/T1007.2-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
JT/T 1007.2-2024 引言 为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结合行业应急通信指挥特点,应急通信指挥中 机动、快速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对现场声像等信息进行采集与传输,保障上级部门对事发现场的信息掌 控,提升应急指挥效力,建设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是对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划的具体落实, 是服务现代交通业安全发展的必要手段.
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具有现场信息传输和指挥协调功 能,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JT/T1007《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旨在规 范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及设备检测,以确定普遍适用于行业 应急保障的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网络架构、分类、功能 及接口,便于进行体系化设计与配置.
一第2部分: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典型终端设备的 类型及其性能指标要求,便于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一第3部分:设备检测规范.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设备检测项目及方法, 便于系统的验收交付及日常维护.
JT/T 1007.2-2024 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第2部分: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典型终端设备类型及其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典型终端设备的设计制造与选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JT/T1007.1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JT/T1207交通运输移动卫星VSAT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JT/T1417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ITU-T G.711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 ITU-T G. 722 64 kbit/s 之内的 7 kHz 音颠编码(7 kHz audio-coding within 64 kbit/s) ITU-T G. 723.15. 3 和6. 3 kbit 的速率语音编码器( Dual rate 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minca- tions transimitting at 5. 3 and 6. 3 kbit/s) ITU-T G.729运用共轭结构代码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的8 kbit/s语音编码[Coding of speech at 8 kbit/s using conjugale-strue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 CSACELP) ] ITU-T H. 261用于 p ×64 kbit/s 视昕服务的视额编解码器(Video codec for audiovisual services at p x64 kbit/s) ITU-T H. 263低码率视期编码标准( Video coding for low bit rate munication) ITU-T H. 264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 Advanced video coxing for generic andiovisual services) ITU-T H.265高效视频编码(High elficiency video voding) ITU-T H. 323音视协议( Packet-based multimedia munications systems) IEEE 802.1Q局城网和城城网桥和桥接网络(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Bridges and Bridged Networks) IEEE 802.1x局域网和城域网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ort-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IEEE 802.3IEEE 以太网标准(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 IEEE802.11IEEE信息技术标准系统间电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 部分: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IEEE Standard for Infommation Technolo- gyTelecoen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 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 :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 Control ( MAC) and Physical Layer ( PHY) Specif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