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080.99 60 A SOO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656.10-2024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10部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iosafety testing methods of the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 Part10: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β 2024-12-16发布 202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 4656.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SN/T4656《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3的第10部分.
SN/T4656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一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第3部分:大肠菌群: 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第5部分:菌落总数: 第6部分:沙门氏菌; 第7部分:铜绿假单胞菌; 第8部分:通则; 一第9部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一第10部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柯、郭会清、张卫理、禹建鹰、阴甜甜、张璐、张莹莹.
SN/T 4656.10-2024 引言 纺织品具有高分子聚合的有机化学结构和多孔的物体形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是适合微生 物生存繁殖的良好载体,一旦被有害生物污染,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有些生物可以此为营养源来维 持其生长、繁殖,有的甚至可能产生毒素、孢子,最后导致高风险有害生物的大面积传播,甚至会引起某 些疾病的爆发.
SN/T4656《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规定了纺织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是纺 织品安全标准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开展纺织品卫生安全评价提供检验方法.
SN/T4656拟由十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第3部分:大肠菌群; 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第5部分:菌落总数; 第6部分:沙门氏菌; 一第7部分:铜绿假单胞菌; 第8部分:通则; 第9部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第10部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SN/T 4656.10-2024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10部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进出口纺织品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口纺织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N/T1538.1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 SN/T1538.2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SN/T4656.8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8部分:通则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纺织品生物安全biosafetyof textiles 纺织品中携带的有害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 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3.1.2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B 链球菌属中的一种,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在血平板上生长完全溶血,菌落周 围形成一个直径2mm~4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
该菌的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 物的多种疾病.
3.1.3 实时荧光PCRreal timefluorescence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人荧光基团,利用荧光化学物质的积累实时监测PCR扩增产物总量的方法.
3.1.4 Ct值cycle threshold 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阔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N/T 4656.10-2024 DNA(deoxyribonucleicacid):脱氧核糖核酸.
dNTP(deoxy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脱氧核苷酸三磷酸.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
Tag(Thermus aquaticas):水生栖热菌.
MUG(4-Methylumbellifery-β-D-Glucuronide):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
4材料和设备 4.1无菌剪刀、摄子, 4.2电子天平:感量0.01g.
4.3无菌均质袋.
4.4拍击式均质器:400ml. 4.5无菌规格板:20cm². 4.6无菌干燥棉拭子.
4.7 微量移液器;量程分别为 0.5 μL~20 μL、100 gl~1 000 μlL、1 mL~10 mL.
4.8恒温培养箱:36C士1℃. 4.9接种环.
4.10厌氧培养装置, 4.11显微镜:10倍~100倍.
4.12玻璃棒或毛细管.
4.13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4.14灭菌离心管:1.5mL.
4.15高速冷冻离心机:2000r/min~13 000r/min 4.16PCR反应管.
4.17荧光PCR仪.
5培养基和试剂 除有特殊说明外,试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分子检测试验用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要求.
5.1改良胰蛋白陈大豆肉汤(mTSB):按附录A中A.2. 5.2哥伦比亚CNA血琼脂:按A.3.
5.3哥伦比亚血琼脂:按A.4. 5.4胰蛋白陈大豆肉汤(TSB):按A.5. 5.5革兰氏染色液:按A.6.
5.63%过氧化氢溶液:按A.7.
5.7生化鉴定试剂盒或生化鉴定卡.
5.8灭菌双蒸水.
商业化的DNA提取试剂盒.
5.1010×PCR缓冲液:200mmol/L Tris-HCl(pH8.4)、200 mmol/L 氯化钾、15 mmol/L 氯化镁.
5.11dNTP混合液(10mmol/L):每种核苷酸浓度10mmol/L.
5.12引物和探针:引物和探针序列见附录B. 5.13Taq DNA聚合酶(5 U/μ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