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 040 CCS P 28 团 体 标 准 T/JSTERA55-2024 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灌浆质量检测 冲击弹性波法 Constructionof prefabricatedconcretebridgesGroutingqualityinspection Shock elasticwave method 2024-05-30发布 2024-06-01实施 江苏省交通经济研究会 发布
T/JSTERA 55-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仪器. 6准备工作, 6.1基准调试 2 6.2技术准备, 7现场检测. 7.1方法选择 3 7.2测点布置 7.3检测步骤.. 3 8数据分析和检测报告 5 8.1数据分析. 8.2检测报告 5 附录A(资料性) 套筒灌浆密实性检测用表 附录B(资料性) 冲击弹性波检测数据时域分析方法 7 B.1时域分析法. B.2分析方法, ..8 附录C(资料性)冲击弹性波法检测套筒灌浆密实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9 C.1试件厚度.. .9 C.2套筒布置方式 C.3箍筋及钢筋网片.
T/JSTERA 55-2024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经济研究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 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交通运 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常州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江苏腾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 有限公司、江苏森森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深阳市交通工程建设事业 发展中心、华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广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 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丽杰、王国明、孙劲英、赵书锋、孙超、王振滨、邵浩东、龚玉宇、崔振华、 苏雷成、曹向浦、徐德民、包旭、孙明样、周跃明、任永泉、施亮、朱蕊、丰荣良、庄云、尹发聪、任 孝忠、鲁飞、毛安静、杨森、袁野、申军、赵宝根、张惠闵、孙乐泉、杨亚峻、曾腾腾、王成建、占卫 国、俞科峰、陈光林、黄建科、杨磊、何雨、黄飞、邱俊彦、雷松、汤勤、韩辉、吴伟俊、李杰民、郭 理琴、贾云清、刘金涛、邹文军、廖波、张伟、魏赛赛、江、张亚楠、李毅、吴涛、黄志奕、陈锋、 宋建强、董戈、汤彬伟、徐春风、陈品晶、蒋蔚、王芮文.
T/JSTERA 55-2024 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灌浆质量检测冲击弹性波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冲击弹性波法灌浆密实性检测的基本规定、仪器、准备工 作、检测、数据处理和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预制装配式桥梁套筒连接灌浆采用冲击弹性波法的质量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JSJTQX20-2021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冲击弹性波法 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冲击器产生瞬时冲击力,并通过传感器等接收器捕提由这些冲击力引起 的弹性波信号,并通过仪器进行信号的解析和输出.
注:冲击弹性波法的原理在于:当弹性波进入混凝土内部时,如果遇到缺陷,它会部分反射回来.
通过记录反射波 的到达时间和振幅,结合弹性波的传措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信息.
这种方法不仅适 用于检测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空洞、风化和松散等缺陷,面且能够在不损害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快速、准 确的检测,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2 灌浆密实性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方式连接时,灌浆结束并稳定后,套筒内灌浆的充盈状态.
[来源:T/CECS 683-2020,2.0.1,有修改] 基准调试 为保证检测结果与实际状态一致性,冲击回波仪在检测之前,对标准件进行检测,并将仪器检测结 果与标准件情况进行对比,调节仪器相关参数,使其一致的过程.
4基本规定 4.1冲击弹性波法检测套筒灌浆密实性时,灌浆料应达到设计强度,且应在灌浆至少3d后进行检测.
4.2在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基准调试.
5仪器 5.1冲击弹性波法检测灌浆质量的仪器为冲击回波仪,冲击回波仪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