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 010 YB 0 H SOO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880.3-2023 钢铁企业水系统优化 第3部分:热轧工序 Optimization of water system in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Part 3:Hot rolling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488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节水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山 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富鑫钢铁有限 公司、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普阳钢铁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亚飚、范铁军、徐涛、肖邦国、何丛珍、王强、陈琦、吴振忠、王骏、李仲伟、 田志强、蒋存惠、程继军、王文俊、杨洋、黄日圣、刘喆、潘玉桐、武建国、吴国鸿、栾彩霞、张佑江、霍咚梅、 金晓蓉、杨子江、林鸿亮、沈渊玮、韩波、王前、李宏波、冯帆、王小军、陈科晓、李霞.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YB/T4880.3-2023 钢铁企业水系统优化第3部分:热轧工序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铁企业热轧工序水系统优化的术语和定义、水系统现状调查程序、水系统优化程序、 水系统优化指标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钢铁企业热轧工序生产水系统的优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21534 节约用水术语 GB/T 30887 工业企业水系统集成优化技术指南 GB/T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153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水系统现状调查程序 4.1一般规定 水系统现状调查的范围应涵盖热轧工序全部水系统,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各用水单元进出水水量、水 压、水温、水质等相关参数,调查过程可参考GB/T12452.
调查数据内容宜以基准年前三年为基础.
4.2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包括主要生产用水、输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具体见表1.
表1调查范围表 调查范围 补充水 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净环水系统)用水 主要生产用水 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浊环水系统、层流水系统)用水 汽化冷却用水 生产新水、生活水、软水、除盐水、 输助生产用水 空压站、环保设施、水处理设施、煤气加压站等用水 再生水、回用水等 附属生产用水 办公、食堂、室等用水 绿化、消防、道路抑尘等用水
YB/T 4880. 3-2023 4.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应至少包括: a)水源调查,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非常规水、其他工序的串级水等,及其水量、水压、水质 和水温等; b)主要用水户调查,包括用水设备、用水点和计量点等,及其对水量、水压、水温和水质的要求; c)用水系统水量调查,包括循环水、补充水、外排水等水量,以及废水排放去向; d)用水系统的进出口压力和温度调查: e)用水系统水质调查,包括循环水、补充水、外排水等水质; f)用水系统计量设施调查,包括循环水、补充水、外排水等; g)用水系统的主要水处理设施调查; h)用水系统管网漏损情况调查; i)企业用水与热轧工序用水系统相关情况调查; i)用水制度和排水制度调查: k)当地室外气候条件调查.
4.4绘制现状水网络图 4.4.1参考现有的生产工艺用水系统图、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和给排水管网图,结合用水系统调查结果绘 制现行水平衡图.
热轧工序水平衡图参见附录A. 4.4.2水平衡图中应包括各系统总用水量(Q)、重复利用水量(R)、水重复利用率(z)、补充水量(M)及 来源、蒸发风吹泄漏等损失(g)、外排废水量(w),以及废水去向等.
5水系统优化程序 5.1确定优化对象 根据用水单元的水量、水温、水压和水质等用水条件,确定需要优化的对象.
5.2确定约束条件 5.2.1循环水系统水质应满足GB/T50050要求.
5.2.2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采用工业新水、再生水或回用水时,水质宜满足GB/T30887的规定.
5.3确定极限数据 5.3.1根据热轧各用水单元的工艺用水条件和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循环水系统的极限浓度数据.
5.3.2根据热轧各用水单元的工艺用水条件,确定各供水系统的水量、水压、水温的最佳供水数据.
5.3.3热轧各用水单元,开式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不应小于3,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97%.
5.4水系统优化措施 5.4.1水质优化 5.4.1.1循环水系统应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缓蚀阻垢杀菌.
5.4.1.2工艺冲洗喷洒用水、场地洒水、道路酒水及施工冲洗水等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点宜使用消毒后 的回用水;绿化用水、冲厕用水宜使用再生水.
2
YB/T 4880.3-2023 5.4.2水压、温度优化 采用节能型水泵、冷却效率高的冷却设备等先进设施,在满足工况的前提下适当纠偏,降低水泵供水 压力,提升冷却效果.
给水泵宜采用调速措施,泵站运行宜采用液位联锁,冷却风机转速与运行台数宜与 水温自动联锁.
5.4.3水量计量、水质监测设施完善 完善循环水计量、水质监测设施,在补水口完善补充水计量设施,在排放口增加排水计量设施.
5.4.4绘制优化后的水平衡图 根据优化后的用水情况,绘制优化后的水平衡图,优化后的水平衡图参见附录A.
6水系统优化指标计算方法 6.1单位产品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按式(1)计算: T (1) 式中: V-吨热轧产品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m²/t); T--在一定的计算时间内,热轧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 Va-从供水设施供应的取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 V-从污水处理厂供应的回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²); V.
-从其他工序供应的串级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²).
6.2水重复利用率 水重复利用率按式(2)计算: V. (2) 式中: 7-水重复利用率,%; V.--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重复用水量(包括循环水量和工序内的串联水量),单位为 立方米(m²); W-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热轧工序用水量,包括常规水源、非常规水源取水量、工序 外回用水量、工序外串级水量,以及重复用水量之和,单位为立方米(m²).
6.3单位产品总用水量 单位产品总用水量按式(3)计算: w 式中: Y-吨热轧产品总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