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 150. 99 YS CCS H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663-2023 硫酸银 Silver sulfate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166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中船黄冈贵金属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 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有限公司、桐柏泓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资源 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有限公 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云南黄金矿业集团 贵金属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圣欢、袁帅、王小林、张京京、黄兴、向磊、张书召、罗远辉、张胜、李娜、陈小兰、 龚昌合、杨飘萍、苏志明、丁刚强、贺飞、冉龙国、张宏亮、吴超、屈伟、李力、郭蓉晖、李玉龙、余明行、 陈晓科、钱安.
YS/T1663-2023 硫酸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硫酸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和订 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及化学试剂用硫酸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3484-1999化学试剂标准玻璃乳浊液和澄清度标准 YS/T958银化学分析方法铜、链、铁、铅、锑、肥、硒和确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 产品按化学成分划分为一级和二级.
5技术要求 产品的分子式为Ag:SO(相对分子质量:311.80),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硫酸银技术要求 序号 日 指标 一级 二级 殖酸银(AgSO) ≥99.7 ≥99.0 铁(Fe) ≤0. 00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0.002 1 % 钢(Cu) ≤0. 001 ≤0.002 (B) ≤0. 001 ≤0.002 铅(Pb) [00> ≤0.002 1
YS/T1663-2023 表1硫酸银技术要求(续) 项 目 指 一级 二级 质量分数 硝酸盐(以NO计) [000 ≤0.002 2 炭 % 试验 硝酸不溶物 .02 ≤0.04 号 澄清度 3 外观质量 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不得有暗色 注:需方如果对其他杂质元素含量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6.1.1硫酸银含量 称取0.60g样品,精确到0.0001g,加3mL硝酸(11),盖上表面Ⅲ,低温加热至样品溶解完全后, 冷却至室温,缓慢加水(三级)至50mL.
将银复合电极或银电极及适合的参比电极插入试液中,开动搅 拌器,用已标定的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约0.500mol/L)滴定至电位突跃最大即为终点,记录氯化钠标 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硫酸银的质量分数用u(AgSO)计,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硫酸银含量: () 式中: C 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55.9 -1/2硫酸银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
平 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6.1.2铁、铜、、铅含量 铁、铜、链、铅含量的检验按YS/T958规定的方法进行.
6.2溶解试验 6.2.1硝酸盐(以NO计) 称取2.00g样品,精确到0.0001g,加16mL水(三级),在水浴(90℃)上加热10min,加人1mL盐 酸(分析纯,1mol/L)及1mL氯化钠(分析纯,10%)溶液,冷却过滤至20mL容量瓶中,用水(三级)稀释 至刻度.
取该10mL样品试液,加人1mL靛蓝二磺酸钠(分析纯,0.001mol/L),在摇动下于10s~15s 内加10mL硫酸(分析纯),放置10min.
所呈蓝色不得浅于标准液.
一级标准液:取含NO50.01mg的硝酸盐,稀释至10mL,加人1mL靛蓝二磺酸钠(分析纯, 0.001mol/L),在摇动下于10s~15s内加10mL硫酸(分析纯),放置10min, 二级标准液:取含NO50.02mg的硝酸盐,稀释至10mL,加人1mL靛蓝二磺酸钠(分析纯, 0.001mol/L),在摇动下于10s~15s内加10mL硫酸(分析纯),放置10min.
2
YS/T 1663-2023 6.2.2硝酸不溶物 称取5g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5mL硝酸(分析纯)湿润,盖上表面Ⅲ,放置 恒重.
结果按公式(2)计算硝酸不溶物的含量w: 式中: m:-滤渣和砂芯漏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已恒重砂芯漏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6.2.3澄清度 称取1.5g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100mL稀硝酸(1:66),缓慢加热至完全 溶解,冷却后装入比浊管中备用.
按HG/T3484-1999的规定配制澄清度标准溶液,采用比浊法测定.
6.3外现质量 在日光或日光灯下目测.
7检验规则 7.1检查和验收 7.1.1产品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7.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
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 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属于外观质量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日内提 出: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5日内提出,如需仲载,应由供需双方在需方共同取样或协商 确定.
7.2组批 产品应按批提交检验.
每批应由同一原料在同一生产条件下生产出的同一品级产品组成.
7.3检验项目及取样 产品的检验项目及取样见表2.
表2检验项目及取样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技术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1 硫酸银(Ag:SO) 6.1 2 铁(Fe) 每批任取3份, 6. 1 3 化学成分 朝(Cu) 每份不少于 5 6 1 4 (B) 10 g 6. 1 5 鲁(Pb) 6.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