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140.10 GH X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 1275-2019 粉茶 Powder Tea (发布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 2020-11-28发布 2020-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 127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李晓军、尹福生、张亚丽、马亚平、黄皓.
GH/T 12752019 粉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粉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取样 GB/T 13738. 1 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 2 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4456. 1 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信息服务平台 GB/T 21725 黄茶 GB/T 22291 白茶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57. 1 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B/T 32719. 1 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GH/T XXXX201X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2009】第12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粉茶Powder Tea 以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为原料,经研磨等工艺加工面成的粉状茶产品.
4产品分类 产品按原料的不同,分为绿茶粉、红茶粉、黄茶粉、白茶粉、乌龙茶粉、黑茶粉等.
5要求 5.1原料 5.1.1绿茶应符合GB/T14456.1的规定.
5.1.2红茶应符合GB/T13738.1或GB/T13738.2的规定.
5.1.3黄茶应符合GB/T21725的规定.
5.1.4白茶应符合GB/T22291的规定.
5.1.5乌龙茶应符合/T30357.1的规定.
5.1.6黑茶应符合GB/T32719.1的规定.
5.2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感官品质 项目 色泽 应具有相应茶类粉茶目有的色.
组织形态 均匀粉状 香气和激味 应具有相应茶类粉茶应有的香气和源味 余质 无 5.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GH/T XXXX201X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粒度(D80) 75Pe 水分g/100g 6.0 总灰分g/100g((以干物质计) 8.0 注:D80为样品总量80% 5.4卫生指标 5.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
5.4.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
5.5净含量 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6试验方法 6.1感官品质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执行.
6.2理化指标 6.2.1粒度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执行.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6.2.2水分 按GB5009.3的规定执行.
6.2.3总灰分 按GB5009.4的规定执行, 6.3卫生指标 6.3.1污染物限量 按GB2762规定的方法执行.
6.3.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按GB2763规定的方法执行.
6.4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