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20 CCS X 26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 1173-2022 代替GH/T1173-2017 速冻花椰菜 Quickfrozen cauliflower 2022-11-24发布 2023-01-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 117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H/T1173-2017《速冻花椰菜》.
与GH/T1173-2017相比较,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卫生要求(见4.1.2和4.1.3,2017年版的4.1); 增加了安全指标(见4.2.4): 更改了检验方法(见第5章,2017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17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包装、标识、运输、储存(见第7章,2017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江苏权正检验检测有限公 司、郑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钛和中谱检测技 术(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盐城师范学院、中科标准(宁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荣荣、朱昌玲、张锋伦、傅雷、刘均忠、姚威风、刘琦、莫旺成、许舒雯、 刘玉军、沈娜、孙怀东、丁峰峻、张悦、唐伯平、林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3年首次发布为SB/T10161-1993,2017年归口由商务部调整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文 件编号调整为GH/T1173-2017: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H/T 1173-2022 速冻花椰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速冻花椰菜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花椰菜为原料生产的速冻花椰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24616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花球floretball 花椰菜花球分成的自然小球块.
3. 2 小花球直径diameteroffloret 小花球顶部最大面积的直径.
3.3 锈斑rust stain 3. 4 碎块piece 花椰菜在加工等过程中,因外力产生的直径在2cm以下的小块.
4质量要求 4.1原料 4.1.1原料要求 花球发育成熟,新鲜、无腐烂、无异味,无病虫害、无锈斑、无异物.
GH/T 1173-2022 4.1.2污染物限量 应符合GB2762的规定.
4.1.3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应符合GB2763的规定.
4.2产品 4.2.1基本要求 呈本品应有的色泽,无结块、无结霜、无风干现象:解冻时具有本品应有的风味,无异味、无腐烂、 无霉变,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4.2.2等级 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按品质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
各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等级要求 项目 无锈斑、无病斑 优级 级 二级 外观 锈斑、病斑率≤3% 锈斑、病斑率≤6% 形态 大小均匀,组织紧密;破碎率≤2%、大小较均匀,组织较紧密:破碎率大小较均匀,组织较紧密:破碎 粘连率≤2% ≤、枯连率≤5% 率≤8%、粘连率≤10% 4.2.3规格 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按小花球直径分为大(L)、中(M)、小(S)三个规格.
直径分别为 大(L):5cm~6cm:中(M):3cm~4cm:小(S):2cm~3cm.
每批样品不符合率≤8%.
4.2.4安全指标 4.2.4.1微生物限量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微生物限量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10000 大肠菌群/0MP%/g) ≤3.0 4.2.4.2致病菌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致病菌限量 微生物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李指定,均以/25g表示) 沙门氏菌 c M 5 0 0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1 100 CPU/g 1000 CFU/g 注:n为同一批次产品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n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5检验方法 5.1污染物 按GB2762的规定执行.
5.2农药残留
GH/T 1173-2022 按GB2763的规定执行.
5.3菌落总数 按GB4789.2的规定执行.
5.4大肠菌群 按GB4789.3的规定执行.
5.5沙门氏菌 按GB4789.4的规定执行.
5.6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GB4789.10的规定执行.
5.7感官 5.7.1组批 以同一品种的原料、同一次投料、同一工艺所生产的、同一等级或规格包装完好地产品为一个检验 批.
5.7.2抽样比例 以一个检验批为一个单位,按式(1)规定计算应抽取件数.
2 (1) 式中: S一一取样件数(小数部分向上修约取整数): N-被检验产品总件数.
按抽样比例抽取件数,抽取样品的总和不低于6kg.
分为两份,一份检验,一份留样备查.
5.7.3外观 在检验时,称取1000g混合后的样品置于白携瓷盘内,用肉眼进行外观检验、用刻度尺量取直径.
分别将样品中锈斑和病斑、破碎、粘连及不符合规格产品检出并称重、记录.
按公式(2)分别计算锈 斑和病斑率、破碎率、粘连率及规格不符合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00 (2) 式中: X一一样品中锈斑和病斑、破碎、粘连及规格不符合率,%; M一一样品中锈斑和病斑、破碎、粘连及规格不符合的质量,单位为克(g): M-一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5.7.4风味 称取100g混合后的样品,放入300mL浓度0.5%沸腾食盐水溶液中,加热至再次沸腾,立即捞出, 滤去水分,冷却后品尝.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微生物限量.
6.1.2型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