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 CCS B31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407-2022 果蔬类农产品品牌质量特征识别 BrandoffruitsandvegetablesQuality characteristicsidentification 2023-02-09发布 2023-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 140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藏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晓冬、宋烨、刘燕德、刘雪梅、闫新焕、李高阳、王华、潘少香、汪磊、孙 崇德、郭志明、谭梦男、李备、曹宁、吴继军、付晓丹、尹青春、王兆顺、宁芯、周大森、于素素、王 文昌.
GH/T 1407-2022 果蔬类农产品品牌质量特征识别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果蔬类农产品品牌质量特征识别原则、识别内容、识别程序、组织实施、识别报告编 制.
本文件适用于水果、蔬菜等果蔬类农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在贸易销售过程中,产品品牌质量特征识 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186.3-2021品牌价值要素评价第3部分:质量要素 GB/T3246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 GH/T1321-2021供销合作社品牌建设品牌价值评价 NY/T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NY/T789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品牌质量brandsquality 使用该品牌产品的质量,主要反映该品牌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精确度、易于操作等有价值的属 性.
3. 2 特征识别featurerecognition 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处理,找出其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质量特色、差异性的本质特征, 并对其特有的质量特性进行描述、辨认、分类、解释及概括.
3.3 特征成分characteristicponents 某一品类中特有的,其它同类或相近产品中很少或极为罕见的,且具有重要活性功能的物质或成分.
3. 4 识别委托人clientofidentification 识别委托人是指开展果蔬类农产品质量特征识别工作的委托人.
4识别原则 4.1针对性原则 针对地域特色、品种优势、质量差异、流通特点等影响质量特征的因素,由具备果蔬类农产品质量 检测、数据分析、品质评价、特征提炼、报告汇总等能力的机构组织开展识别工作.
4.2规范性原则 以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识别果蔬类农产品的品质特色、质量性状,保证识别过程与数据结果的科 学性和客观性.
4.3可行性原则 2
GH/T 1407-2022 应综合考虑识别所需要的产地特征、品类特性、环境条件、识别方法、检测标准和参与识别人员的 业务水平等影响因素,结合考虑识别成本和识别委托人的承受度,保证识别工作的切实可行及识别工作 的开展.
5识别内容 5.1基本要求 果蔬类农产品的感官特性、风味物质、物性指标、基本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及特征成分等指标参 数的含量高低,以及在不同区域、品种、年份、环境、种植模式及条件等因素情况下差异、特色及特征, 其他按照GB/T29186.3-2021中的6.1开展.
5.2指标参数 5.2.1感官特性 外观大小、形状、组织形态、色泽、亮度、光洁度、滋味、气味、口感等.
5.2.2风味物质 甜味物质、酸类物质、涩味物质、苦味物质、辛辣味物质、鲜味物质、咸味物质、麻味物质、香 气成分以及不良气味成分等.
5.2.3物性指标 硬度、弹性、脆性、韧性、紧实度、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
5.2.4基本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
5.2.5功能性成分 低聚糖、植物留醇、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多酚、类、生物碱、甾体、木质素、异硫氰酸盐、 柠檬烯等功能活性物质.
6识别程序 6.1基本要求 识别工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识别对象和内容的确定: 一一识别方案的制定,包括资料的收集分析、样品采集地点、数量和采用的检测方法等内容: 一一识别的组织与实施,包括识别工作的分工、识别工作的准备和识别等过程: 一-识别报告的编制; 一必要时组织召开专家会商会对报告进行论证.
6.2识别对象确定 企业生产经营的品牌农产品、政府部门或者其他组织申报的区域品牌农产品或地理标志农产品等, 具体包括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及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
6.3资料收集分析 围绕识别对象和内容的确定进行资料收集,包括农产品产地环境、种植管理现状、质量水平、质量 信用等,其他按照GH/T1321-2021中6.3规定的质量要素内容.
6.4样品采集
GH/T 1407-2022 依据识别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范围作为样品采集的地点,结合种植环境、种植面积、种植特 点、产量等情况,确定样品的采集方法,按照NY/T789的规定执行,且要求不低于NY/T789的规定数量 和范围.
6.5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应优先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标准执行.
没有相关标准参考相关资料时,其科学 性和适用性应得到实验室的确认和证实,具体按照GB/T32465的规定执行.
6.6数据处理与分析 6.6.1差异性分析方法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样本 t检验)、卡方分析等.
6.6.2多元统计分析 6.6.2.1有监督分析:用已标记好的数据来做训练,预测新数据的类型或值,预测已有类型为分类,预 测一个值为回归,宜采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分类等分析方法如线性判别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类独立模式分类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6.6.2.2无监督分析:揭示相关变量所提供的潜在重叠信息所特点,宜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 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对应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分析方法.
7组织实施 7.1分工 应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识别方案的制定、采样点的布设、生产情况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检测分 析、质量控制和识别报告的编制等进行合理分工.
7.2准备 做好识别工作所需要的物资、装备、器械、药品试剂等准备.
7.3操作 样品采集方法按照NY/T789的规定执行.
样品的检测分析按照识别方案中的规定执行,样品的 采样部位、检测部位和采样量按照NY/T788-2018附录A的规定执行,在检测分析过程中应做好检测 质量控制,具体按照GB/T32465的规定执行.
数据处理分析、挖掘提炼应根据质量识别的预期目标或 目的来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按照6.4要求进行.
8识别报告编制 8.1内容 应包括识别委托人信息、农产品产业背景、识别对象、识别内容、识别执行情况、识别结果及品 牌质量特征结论,识别报告主要内容框架见附录A.
8.2结果 识别结果应对应5.3规定的内容,具体包括: 识别对象品类、产地环境、生产加工、管理条件等信息: 一一各指标或成分数值含量; 一一数据的符合性、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 一一与同类或相近品类产品差异性比较: 采用数据处理与分析后的数据聚类、回归特征等.
应明确优质指标或成分,确定有无关键物 质、特征成分等: 一识别结论中应明确安全指标的风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