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 020 B 04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135-2017 富硒农产品 Selenium-enrichedagriculturalproduc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 2017-04-25发布 2017-09-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 1135-2017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北京商业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承德市农牧局、苏州硒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苏州大学、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雪斌、杨荣、杨枫、刘颖、藏佳、李飞、王玉宏、施卫明、秦立 强.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GH/T 1135-2017 富硒农产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农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包装、标签、标识、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种植在富硒土壤和种植/养殖过程中通过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措施生产的 富硒农产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通过收获、屠宰或捕捞后添加硒所获得的农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34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富硒农产品 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通过生长过程自然富集硒或通过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而非收获后添加硒,所获得的富 含微量元素硒的产品,其可食部分的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范围的农产 品.
3.2 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seleniumbiofortificationtechnology 通过施用(或使用)富硒(或含硒)微量元素调理剂(或肥料),经生物自然生长转化, 提高其可食部分的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的技术.
3.3 硒代氨基酸seleno-amino acids 由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组成的含硒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注:生物体中含晒的蛋白质为硒的主要存在形式,硒结合进入蛋白质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蛋白质 合成时硒随机取代了硫形成的硒代蛋氨酸,另一种是通过密码子UGA翻译形成硒代半胱氨酸.
由这两种 方式形成的含晒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称为硒代氨基酸.
4要求 4.1质量要求
GH/T 1135-2017 农业活动中获得的初级产品,应为完整、洁净,无腐烂、畸形、异味、开裂、霉变及 病虫害等并符合该类产品标准的农产品.
4.2卫生安全要求 应符合GB2762、GB2763的规定.
4.3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要求 富硒农产品的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占比)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富硒农产品的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占比) 指 标 项 日 总硒含量 硒代氨基酸含量*占总硒含量的百分比 mg/kg % 谷物类 0.10~0.50 >65 豆类 0.10~1.00 >65 薯类(以干重计) 0.10~1.00 >65 蔬菜类(以干重计) 0.10~1.00 >65 食用菌类(以干重计) 0.10~5.00 >65 肉类 0.15~0.50 >80 蛋类 0.15~0.50 >80 茶叶 0.25~4.00 >60 a硒代氨基酸含量是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甲基晒代半胱氨酸含量之和.
5试验方法 5.1总硒含量 按GB5009.93规定的方法测定 5.2硒代氨基酸含量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6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7标签、标识 7.1应符合该类农产品的标识规定.
7.2应符合GB7718、GB13432的规定,并在标签或者附加标识上标明总硒含量和硒代氨 基酸含量占比.
7.3应标明种植、养殖过程中所使用富硒(或含硒)微量元素调理剂(或肥料)的种类.
2
GH/T 1135-2017 8运输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
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日晒雨淋,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污染的物品混运.
9贮存 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避光、防雨、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 质和其他禁用物质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