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设计技术要求 2014.pdf

附件大小:0
附件格式:该资料涉嫌违规,已删除!
所属分类:未分类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设计技术要求 SANXIAKUQUDIZHIZAIHAIFANGZHIGONGCHENG SHEJIJISHUYAOQIU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主编 中国地贤大季出版社 ZHONGGUO DIZHI DAXUE CHUBANSHE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主编, 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7 ISBN 978-75625-3403-7 I.①三. I.①三. Ⅲ.①三峡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IV . ①P69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16392号
前言 前言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库区百万移民工程实施和三峡水利 工程运营地质安全保障的关键,是三峡工程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做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8月成立了三峡库区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八 个部门组成,国土资源部任组长单位,国家发改委任副组长单位.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国家 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建设部、水利部(国家防总)、重庆市政 府、湖北省政府.

在国土部设立办公室,办公室在三峡设立派出机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指挥部.

2007年5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整增加了监察部、审计署、中国气象局和三 峡总公司.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三峡工程建设分期相一致的水库分期蓄水进程密切相关.

分 期蓄水将导致受该期蓄水水位影响的部分老崩滑体分期复活,新的崩滑体和塌岸分期产生,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需与三峡工程分期蓄水的阶段和进程相一致.

为了明确规划与蓄水的关系,领导小组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中第一批 实施的、涉及二期蓄水(坝前水位135m)前必须防治的近期规划定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简称二期规划),对涉及三期蓄水(坝前水位156m)、四期蓄水(坝前水位175m)必须防治的 中期规划,定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简称三期规划).

在2001年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时,我国尚无大型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工程地质勘查和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因此,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土资源 部、湖北省及重庆市等有关部门,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提出了相关规定 和技术要求,并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中逐步应用.

为了使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统一的勘查、设计技术标准,根据《三峡库区 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组织编写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按照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地区[2005]489号”文件要求,2005年2月6日,《三峡库区三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经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审通过(咨农水[2005]147 号),2005年3月18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三峡地防办发[2005]22号” 文下发执行.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在三期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成为工程治理项目的设计评审标准.

2005年9月30日,《国务院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 害防治有关工作会议纪要》(国阅[2005]96号)指出:“进一步明确三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 评审原则.

评审要以经中咨公司评审通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的《勘查技术要求》、 《设计技术要求》、《招投标实施办法》和《概算编制要求》为依据.

” I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2010年底,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工程全部峻工并通过了区县、省市和国家 级峻工验收.

2011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水库建设期进人了水库运行期的“三峡 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后续工作规划”阶段.

水库运行期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库建设期有所不同,为了做好水库运行期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的时间限制取消,更名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简称《设计技术 要求》).

本《设计技术要求》主要引用和参考的规程规范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一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一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碾压式土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 (8)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一99); (11)《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 (1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国家发改委计价字[2002]10号文).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一 2006) 本《设计技术要求》保持了2005年版《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总体框架、全部章节和主要内容,仅做了局部少量修订和补充.

本次主要修订的内容有:更 新了“主要引用和参考的规程规范”,并参照最新规范校核和修订了设计内容;按照三峡水库 实际调度运行情况,对非汛期库水位下降速率进行了修订;对水库特征水位和工况进行了补 充说明;滑坡推力计算公式中水压力采用水土合算法,与“勘查技术要求"中滑坡稳定性计算 公式保持一致,修正了滑坡推力计算公式;对挡土墙工程设置、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构造设计、 预应力锚索构造、格构锚固设计中关于滑坡设计荷载等进行了少量的补充完善;删除了附录 中一般性的参考资料.

参加本次修订的部门和单位是: 主编单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参编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三峡大学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Ⅱ
前言 本《设计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含2005年版主要起草人):股坤龙、郭其达、黄学斌、徐 开祥、付小林、程温鸣、简文星、彭光宗、晏鄂川、吴益平、罗先启、邓清禄、彭光泽、马霄汉、马 飞、孙仁先、周春梅、张志波、王志俭、张振华、杨建英、郭满长、李辉武、李正川、潘方贵、刘贵 应、潘勇、庄建立、张志斌、伍志石、宋洪斌.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