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研究 赵云胜 卢颖 陈连进 张佳文 2016.pdf

附件大小:0
附件格式:该资料涉嫌违规,已删除!
所属分类:未分类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丛书 沿海城市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 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研究 赵云胜卢颖陈连进张佳文 气家出版社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丛书》之一作为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 业科研专项“海西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对沿海城市防治地质灾 害具有示范价值.

本书以泉州市为例,对沿海城市的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城市发展资料进行搜集、 梳理和分析:然后,基于上述资料完成研究区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的危险性分区,并完成基于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问题的城市功能分区与区划:进面得出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关系,构建了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指标体系及模型:最后,提出研究区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的减避对 策.

本书可供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城市规划等相关人员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沿海城市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 用研究/赵云胜等著.一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10 (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环境地质问题 研究丛书/张佳文主编) ISBN 978-7-5029-6441-2 I.①沿ⅡI.①赵Ⅲ.①沿海一城市地质环境一 关系-城市-发展-研究-中国IⅣ.①X321.2 ②F299.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49683号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 国有45%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为7度和7度以上区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险象环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分布广泛,土壤污染、地下 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层出不穷.

各类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单一或耦合的 发生,严重威胁着城市公共安全,开展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发展的 相互作用研究极为迫切和重要.

然而,由于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种类繁 多、城市发展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使得对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变得格外复 杂,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课题.

安全科学具有高度综合和跨学科的性质, 这与此课题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相契合.

泉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受到 多种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威胁严重的典型沿海城市之一.

因此,本书从安 全科学的视角,以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叉领域”为研究对象,以GIS技 术为平台,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查、理论建模分析、实例验证等手段,开展 泉州市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但为泉州城市 化进程中系统防范地质灾害、协调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提供重要支撑, 而且为提高我国沿海城市地质环境与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 科学依据与技术示范.

本书在概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等内容的基 础上,分五大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从城市用地、城市公共设施、城市规划 等方面研究了泉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在地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 查明了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种类和分布特征.

第三部分首先开展 了各单灾种危险性评估研究,然后探讨了多灾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完成了 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研究.

第四部分遵循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思路,分析了 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城市发展对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问题的诱导作用,建立了二者的相互作用指标体系及模型,并结合泉 州开展了实例研究,得到了二者的相互作用度.

第五部分研究了地质灾害、环 境地质问题的减避与应急,首先研究了基于环境地质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提 出了规划层面的减避对策:然后针对研究区内各类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特 点,提出了具体减避对策:最后研究了重大地质灾害下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 应急物资调配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应急对策.

本书是多位同仁合作的成果.

赵云胜、卢颖、陈连进主要负责书稿的组织 和撰写工作,张佳文负责全书的设计与协调,编写人员还包括硕(博)土研究 生郭良杰、张浩、侯云玥、余汉坤、高圣等.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与中国地质大学(武 究”(No.201211039-4)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要感谢福建省地矿局、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等单 位的无私奉献,他们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提供的数据资料是本书撰写的重要 基础.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与差错,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16年11月 2
录 前言 第1章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研究现状 1.2.2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1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1.3.1研究的角度和着眼点 13 1.3.2研究内容. 13 1.3.3研究区范围 14 1.3.4技术路线 15 1.4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 1.4.1创新点 17 1.4.2成果概述 17 第2章研究区城市发展概况分析 61 2.1研究区概况 61 2.1.1泉州自然地理概况 61 2.1.2泉州社会经济概况 20 2.2研究区城市用地现状 20 2.2.1泉州用地现状概述 20 2.2.2泉州各类用地情况. 21 2.3研究区城市公共设施 24 2.3.1概况 24 2.3.2泉州市公共服务设施 25 2.3.3泉州市生命线工程 2.3.4 泉州市大型公共交通设施 36 2.3.5泉州市重点保护单位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