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强降水论文集 纪念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一周年.pdf

附件大小:0
附件格式:该资料涉嫌违规,已删除!
所属分类:未分类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强降水论文集 纪念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一周年 张强白虎志王强主编 气家虫版社 China MeteerologicalPress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了近两年发生在青藏高原边坡地带,位于甘肃陇东南较湿润区、中部半干旱区以及河西西 部干早区以暴雨的成因及预报为着眼点的技术论文18篇.

文集较系统地分析总结了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 复杂地形条件下,夏季该地区东部位于副热带边缘、北部位于西风带系统影响下,不同气候区暴雨发生机制 及监测预警预报技术.

该文集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

可供气象、水 利、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教学以及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强降水论文集:纪念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地质灾害一周年/张强,白虎志,王强主编.一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2.1 ISBN 978-7-5029-5420-8 I.①青.II.①张②白.③王.Ⅲ.①暴雨预报-甘肃省 文集IⅣ.①P457.6-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09243号
前言 2010年8月8日是一个在我们内心划下永久伤痕的日子.

该日凌晨,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顷刻席卷舟曲县 城,并且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在舟曲县城形成堰塞湖,造成了重大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受灾现场触目惊心的惨状,我们既为失去的父老乡亲们痛 心,也深感作为气象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边坡及黄土高原地带,地貌格局造成该地区气候、强降水 以及地质特征均具有多样性,短历时局部暴雨频繁发生,极易造成山洪地质灾害 等气象延伸灾害发生.

短历时强降水因其突发性和局地性,监测、预报难度极大, 是灾害性很强的天气事件.

近年来随着天气雷达、区域站、自动站等气象现代化 的建设,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

但针对短历时强降水的监测预警系统和预报技 术仍然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为了充分吸取 “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在“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一周年的日子里,甘肃省气象局组织全省业务技术人员召开了暴雨监测预报技术 研讨会,深刻冷静地反思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深入研讨短历时强降水的 监测预报技术,努力寻求在关键技术难点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暴雨灾害 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切实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对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支撑作 用,全面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我们特意将这次纪念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一 周年的“暴雨预报技术研讨会”的代表性论文整理汇集成册出版,既作为青藏高原 东北边坡相关地区业务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者在局地暴雨预报技术方面的参考 资料,更能时刻提醒我们气象预报服务工作要警钟长鸣!

本论文集是积全省许多预报员的心血,体现了甘肃省气象预报业务技术人员 努力提高监测预报能力的信心和决心.

本文集出版得到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 局兰州于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 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的支持.

由“西北地区复杂地形下雷暴及短时 强降水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206007)和甘肃省气象局科研经费共同 资助.

兰州中心台赵庆云、徐东蓓、王锡稳、杨建才、吉慧敏五位首席预报员对论 文提出了修改意见,科技预报处的李飞为文集的整理和编排付出了辛勤地努力, 倪永强为文集提供舟曲灾情图片.

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 仓促,编者水平有限,文中错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1.9.8
目 录 目 前言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天气特征分析张之贤,张强,赵庆云,朱润鹏,朱献(1)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及 地质地理环境分析............ .....张之贤,张强,赵庆云(12) 舟曲特大泥石流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吉惠敏,王宝鉴,程鹏,狄潇泓,傅朝(24) “812”甘肃大暴雨特征分析 许东蓓,刘抗,车玉川,刘新伟,程鹏(32) 2010年甘肃区域性暴雨分析 刘新伟,段海霞,赵庆云(4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短时强降水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和降水反演张之贤,张强,赵庆云(52) 酒泉西部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天气图分析 ...吉惠敏(62) “723"甘肃东部罕见大暴雨诊断分析樊晓春,王若升,王丽娜,李常德,吴颖娟,曾继荣(70)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初夏局地暴雨诊断分析 樊晓春,王若升(78) 2011年5月28日白银市局地大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 景怀玺,王雅茹,石光普,徐科展,李晓霞(85) 7月3日陇南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刘莉丽(95) 白银市南部春末夏初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 景怀玺,石光普,王雅茹,徐科展,李晓霞(103) 2010年8月12日陇南特大暴雨降雨及落区预报、泥石流发生点预报分析冯军(113) 庆阳市“2010.7.22-24”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 张洪芬(121) 5月9日文县碧口大暴雨天气分析 ...吴朝霞(131) 庆阳市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李祥科(139) 6月26日陇南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张锋(148) 河西西部“616"暴雨预报技术分析. 李红英,高振荣,田庆明,于海跃(156)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天气特征分析 1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天气特征分析 张之贤1.24,张强21,赵庆云3,孙芸5 (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730000;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早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730020;3.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730020 4.93808部队,甘肃榆中,730109 5.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730020)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以及卫星、雷达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88"舟曲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进行了归纳,并从天气学方面分析了这次强降水,结果表明:在舟曲前 期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和土壤湿度小的背景下,突遇短时强降水引发了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这次泥石流表现出了连锁放大、多因素叠加等几个明显特征.

这次强降水是在高空冷平流人侵, 与700hPa切变线配合,由地面冷空气扩散触发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由于地形等原因形成的一系列 Y中尺度气旋造成并导致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亮温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不唯一,影响因 素复杂;多普勒雷达的径向速度对Y中尺度涡旋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旋转速度可以指示涡旋强 度;降水与Y中尺度气旋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泥石流多因素耦合Y中尺度强对流天气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分析 1引言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及山前地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和右块的短时性急水流.

泥石流常 常具有突然暴发、来势凶猛、运动快速、历时短暂之特点,它是严重威胁山区及山前地区居民安 全和工程建设的一种地质灾害(B.F.DI,2008;吴平,2008).

据《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07; 2008;2009)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2009年分别发生泥石流1215次、443次、1426次,每年 由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死亡300~600人(赵琳娜,2010).

面我国70%以 上的国土面积都以山区为主,山区又是泥石流易发的主要区域,所以山区城镇泥石流(含泥流) 的问题十分突出(铁永波,2008;谢洪,2006).

降雨,尤其是暴雨和特大暴雨是泥石流发生的最主要引发因素之一(C.L.SHIEH,2009; 刘传正,2004).

在2009年发生的36起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中,有24起是降雨引发,占到 67%(国土资源部,2009),因此,研究降水型泥石流的天气学特征,对于防灾减灾,促进经济发 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与试验研究(批准号:40830957)等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张之贤(1986-),男,甘肃临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气学方面的研究.E-mail:zhangzxlz @qq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