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方案】桩基施工方案--工投高新智谷一期EPC(一司华中分).doc
附件大小:6.16MB附件格式:doc
所属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白昼梦
上传时间:2025-02-20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工投高新智谷一期EPC工程
桩基施工方案
[pic]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日 期: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建设概况表 2
2.2 设计概况 2
2.3 工程施工条件 3
2.3.1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情况 3
2.3.2 地质条件 3
2.3.3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4
2.4 持力层概述 4
第三章 施工安排 5
3.1 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 5
3.2 项目管理目标 5
3.3 桩基施工原则 5
3.4 桩基施工部署 5
3.5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6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 7
第五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8
5.1 施工准备计划 8
5.1.1 技术准备 8
5.1.2 现场准备 8
5.2 资源配置计划 8
5.2.1 劳动力配置计划 8
5.2.2 工程用原材料需要量计划 9
5.2.3 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9
5.2.4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9
5.2.5 测量计量仪器配置计划 9
第六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1
6.1 预制管桩施工方法 11
6.1.1 施工程序 11
6.1.2 施工工艺流程 11
6.1.3 施工要点 11
6.1.4 桩基检测 15
6.1.5 细部节点大样 16
6.2 灌注桩施工方法 16
6.2.1 施工程序 16
6.2.2 施工工艺流程 16
6.2.3 施工要点 17
6.2.4 灌注桩检测 21
6.2.5 细部节点大样 22
第七章 进度管理计划 23
7.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 23
7.2 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23
7.3 分包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23
7.4 进度管理措施 23
第八章 质量管理计划 25
8.1 预制管桩质量控制 25
8.1.1 质量标准 25
8.1.2 质量控制要点 25
8.1.3 质量验收 26
8.2 灌注桩质量控制 26
8.2.1 质量标准 26
8.2.2 质量控制要点 27
第九章 安全管理计划 30
9.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分解目标 30
9.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0
9.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0
9.2.2 安全管理人员及职责分工 30
9.2.3 分包管理人员及职责分工 31
9.3 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 32
9.4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 32
9.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
9.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3
第十章 环境管理计划 35
10.1 环境管理目标 35
10.2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5
10.2.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35
10.2.2环境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35
10.2.3分包环境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35
10.3 环境保护资源配置计划 36
10.4 环境保护措施 36
第十一章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37
第十二章 成品保护管理计划 38
12.1 成品保护管理组织和职责分工 38
12.2 分包成品保护管理组织和职责分工 38
12.3 成品保护计划及保证措施 38
12.3.1 预制管桩成品保护 38
12.3.2 灌注桩成品保护 39
第十三章 应急预案 40
13.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0
13.2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40
13.2.1 应急组织机构 40
13.2.2 应急小组职责分工 40
13.3 预防与预警 41
13.4 信息报告程序 42
13.5 应急处置 42
13.5.1 相应分级 42
13.5.2 响应程序 42
第十四章 雨季施工措施 43
14.1 雨期施工总体要求 43
14.1.1 信息化科学管理 43
14.1.2 防护的全面性 43
14.1.3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43
14.2 几个重点的技术措施 43
14.2.1 做好现场排水 43
14.2.2 施工机械的防雨、防雷及防触电 43
14.2.3 吊装作业特殊规定 43
14.2.4 其他雨季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44
第十五章 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45
15.1 组织机构及职责 45
15.1.1 疫情防控组织体系 45
15.1.2 疫情防控组织机构职责 45
15.2 项目储备防疫物资 46
15.3 施工现场准备 46
15.3.1 落实工人来源 46
15.3.2 准备施工现场 46
15.3.3 组织进场检查 47
15.3.4 进场后安排 47
15.4 疫情预防及应急措施 47
15.4.1 疫情预防措施 47
15.4.2 疫情防控应急措施 49
15.5 疫苗接种 49
15.5.1 疫苗种类 49
15.5.1 疫苗接种地点 50
15.5.3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50
15.6 疫情防控设备、物资、药品清单及急救医院 51
15.6.1 隔离医务室设置 51
15.6.2 应急救援医院 5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序号 |类别 |文件名称 |编号 |
|1 |国家行业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2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
|3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
|4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 |10G409 |
|5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2009 |
|6 |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10SG813 |
|7 |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 |
|8 |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2011 |
|9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
|10 |地方行业规范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 |DB34/5005-2014 |
| | |程》 | |
|11 |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
|12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
|13 |设计文件 |工投高新智谷一期项目桩基施工图 |/ |
|14 | |工投高新智谷一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 |
| | |告 |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建设概况表
表2.1-1 工程概况表
|序号|内 容 |
|1 |项目名称|工投高新智谷一期EPC |
|2 |标段划分|1标段 |
|3 |建设地点|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与柏堰湾路交口东南角. |
|4 |建设规模|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预制管桩及旋挖灌注桩工程,其中预制管桩包括|
| | |B1#楼及地下车库基础,地下车库约54081.78㎡,共845根预制管桩,|
| | |B1#楼桩基工程详见B1#楼桩基施工方案.旋挖灌注桩包括A1、A2、B2|
| | |#楼基础,占地面积约6167㎡,共399根旋挖灌注桩. |
|5 |建设单位|合肥工投高新科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6 |监理单位|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7 |设计单位|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8 |勘察单位|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9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10 |建设周期|桩基施工周期约108日历天 |
2.2 设计概况
表2.2-1 设计概况表
|序号 |内 容 |
|1 |建筑 |总建筑面积 |231062.40 |
| |面积(m2)| | |
| | |地上建筑面积 |176980.62 |
| | |地下建筑面积 |54081.78 |
|2 |建筑层数 |A1# |地上 |16层 |
|2 |①1层淤泥(Q|0.80~1.70m |26.94~29.04m|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含少量|
| |ml) | | |腐殖质残骸,具微嗅味.属于欠固|
| | | | |结高压缩性土. |
|3 |②1层粉质黏 |1.70~5.80m |23.15~27.78m|灰黄色、青灰色,湿,软塑~可塑 |
| |土(Q4alpl| | |状,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及少量灰|
| |) | | |白色高岭土,干强度低,韧性低.|
|4 |②2层黏土(Q|0.70~4.30m |23.06~35.23m|灰黄色、黄褐色,稍湿,可塑状,|
| |4alpl) | | |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及少量灰白色|
| | | | |高岭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5 |③层黏土(Q3|受孔深限制, |/ |黄褐、褐黄色,稍湿,硬塑状态,|
| |alpl) |部分勘探孔未 | |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
| | |揭穿该层,最 | |,局部底部铁锰结核富集,干强度|
| | |大揭露层厚15.| |中等,韧性中等. |
| | |80m. | | |
|6 |④层粉质黏土|受孔深限制, |/ |黄褐色、褐黄色,稍湿,硬塑状态|
| |(Q3alpl)|部分勘探孔未 | |,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局部夹可塑|
| | |揭穿该层,最 | |状态粉质黏土及细砂,干强度中等|
| | |大揭露层厚5.7| |,韧性中等. |
| | |0m. | | |
|7 |⑤层强风化泥|受孔深限制, |/ |灰白色、棕红色,大多已风化成壤|
| |质砂岩(K)|部分勘探孔未 | |及砂,汽车钻无水可钻进,含长石|
| | |揭穿该层,最 | |、少量云母等,局部夹薄层粉砂岩|
| | |大揭露层厚4.6| |,坚硬状态. |
| | |0m. | | |
|8 |⑥层中风化泥|该层未揭穿, |/ |灰白色、棕红色,砂质构造、泥质|
| |质砂岩(K)|最大揭露层厚1| |胶结,岩芯呈柱状及短柱状,取芯|
| | |0.30m. | |率一般,岩石质量指标RQD为80%,|
| | | | |柱状岩芯强度稍高,重击即断,声|
| | | | |沉,夹有石英、云母、长石. |
2.3.3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素填土中,
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及地表迳流补给,受大气降水、季节、气候以及地形的变化较大,
无稳定地下水位且分布不连续,主要以蒸发方式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⑤层强风化
泥质砂岩及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