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0.2-2024 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pdf

2024,pdf,正式版,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56
文档大小:11.9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3.020.30 CCS J 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0.2-2024 代替GB/T150.2-2011 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 Pressure vessels-Part 2:Materials 2024-07-24发布 2025-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5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50的第2部分,GB/T15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材料: 第3部分:设计;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本文件代替GB/T150.2-2011(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与GB/T150.2-2011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总体要求中压力容器材料的相关技术要求(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3章); b)删除了1个低合金钢钢板(15MnNiDR)(见2011年版的表2、表4),增加了9个低合金钢钢板 (Q460R Q420DR Q460DR 13MnNiDR 11MnNiMoDR 07Ni5DR 06Ni7DR、Q580R 和I Q580DR) (见表2、表3、表C.1、表E.1),20个高合金钢钢板(S22153、S22294、S22553、S23043、S25554、 S25073 S30450、S30453、S30458、S30478、S30859 S30908 S31252、S31609 S31653 S31658、 S32169 S34778、S34779和S35656)(见表C.2、表E.2、表F.1); c)更改了钢管标准及钢管的使用规定(见第6章、表C.3、表C.4,2011年版的第5章): d)增加了10个低合金钢和合金钢锻件(08Cr2AIMo、09CrCuSb、12CrMo、15NiCuMoNb、 10Cr9Mo1VNbN、10Cr9MoW2VNbBN 30CrMo.35CrNi3MoV、36CrNi3MoV和 06Ni9D)(见 表5、表C.5、表E.6),13个高合金钢锻件(S11348、S23043、S25554、S25073、S30453、S30458、 e)增加了焊接材料(见第9章): f)增加了钢材纳人本文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 g)增加了钢材的许用应力(见附录C).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 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二重 (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章小浒、杨国义、段瑞、张国信、常彦衍、缘春生、陈涛、陈志伟、陆戴丁、洪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GB150-1989.1998年第一次修订; 2011年第二次修订时分为部分出版,本文件对应GB/T150.2-2011(压力容器第2部分: 材料);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GB/T 150.2-2024 引言 压力容器是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之一,是石油化工、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要设备.

为了提高压力容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我国在1967年发布了(钢制化工容器设计规定),1989年发布了 GB150(钢制压力容器),1998年对GB150进行了修订,其作为压力容器法规的配套标准,规范了钢制 压力容器的建造要求,GB/T150系列标准自2011年发布实施已十余年,在此期间《国定式压力容器 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于2016年进行了修改,其引用的材料、零部件和无损检测标准也进行了修订,鉴于 此,确有必要修订完善GB/T150,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对该标准的新需求,更好地促进压力容器产品 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件是压力容器建造方法通用技术标准之一,用以规范在中国境内建造或使用的压力容器设计、 制造、检验和验收的相关技术要求,GB/T150《压力容器)由四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给出压力容器建造的基本要求.

一第2部分:材料,目的在于给出压力容器选材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制造过程用到的材料数据, 一第3部分:设计,目的在于给出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要求.

一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目的在于给出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要求以及检验和验收 规定.

本文件的技术条款包括了压力容器建造过程(即指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中需遵循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囊括适用范围内压力容器建造中的技术细节.

本文件不限制实际工程设计和建造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但工程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 时需能做出可靠的判断,确保其满足本文件规定,特别是关丁强度或稳定性设计公式等设计规定,本文 件既不要求也不限制设计人员使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压力容器的分析或设计.

对于未经委员会书面授权或认可的其他机构对标准的宜贯或解释所产生的理解歧义和由此产生的 任何后果,委员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OS
GB/T 150.2-2024 JB/T4756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 NB/T47002.1压力容器用复合板第1部分:不锈钢-钢复合板 NB/T47002.2压力容器用复合板第2部分:镍-钢复合板 NB/T47002.3压力容器用复合板第3部分:钛-钢复合板 NB/T47002.4压力容器用复合板第4部分:钢-钢复合板 NB/T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8.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采购通则 NB/T47018.2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焊条 NB/T47018.3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气体保护电弧焊丝和填充丝 NB/T47018.4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 NB/T47018.5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5部分:堆焊用不锈钢焊带和焊剂 NB/T47019.1锅炉、热交换器用管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则 NB/T47019.4锅炉、热交换器用管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低温用低合金钢 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5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本文件对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板、钢管、钢锻件、螺柱(含螺栓)用钢材和焊接材料做出了相关 规定.

4.2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应是焊接性良好的钢材,与受压元件相焊接的非受压元件用钢材也应是 焊接性良好的钢材.

4.3允许采用未列人本文件但已列人GB/T20878和GB/T713.7中的奥氏体型不锈钢钢材,但其技 术要求(如磷、硫含量,强度指标)不应低于本文件所列人相应钢材标准中化学成分相近牌号的规定.

4.4采用未列人本文件的钢材(符合4.3规定的钢材除外)时,其技术要求均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 规定.

4.5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应附有钢材制造单位的钢材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的内容(需要时应 包括钢材交货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应齐全、清晰,并且印刷可以追溯的信息化标识,加盖材料制造单 位质量检验章,可追洲的信息包括钢材制造单位名称、钢材标准号、牌号、规格、炉批号、交货状态、热处 理工艺参数(需要时)、质量证明书签发日期等内容.

可追溯的信息化标记包括二维码或条码等.

4.6容器制造单位应按质量证明书对钢材进行验收.

如无钢材制造单位的钢材质量证明书原件,应在 钢材质量证明书原件的复印件上加盖材料经营单位公章和经办负责人签字(章).

4.7选择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应依据容器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特性和操作特 点等),钢材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容器的制造工艺 以及经济合理性来确定.

GB/T 150.2-2024 4.8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应采用氧气转炉或者电炉冶炼,也可采用电渣重熔法冶炼.

对标准抗拉强 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钢板和低合金钢最件、奥氏体-铁索体型不锈钢钢板,以及使用温度 低于一20C的低温钢钢板、低温钢锻件和低温钢钢管,还应采用炉外精炼.

4.9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的使用温度上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材的使用温度上限为附录C中表C1~表C.8(许用应力表中粗线右侧的许用应力由钢材的 10h高温持久强度极限平均值所确定)各牌号钢材许用应力所对应的最高温度,如因工艺过 程要求,钢材需短时在高于使用温度上限操作时,由设计文件规定, b)非合金钢和碳锰钢钢材在高于425C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注意钢中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

4.10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的使用温度下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材的使用温度下限按第5章~第8章的相关规定.

b)奥氏体型不锈钢钢材的使用温度下限为一269℃.

使用温度高于或等于一196C时,可免做 冲击试验,使用温度低于一196℃,应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温度下的低温冲击试验,3个标准试 样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KV:≥54J.且侧膨胀值平均值LE≥0.53mm,奥氏体-铁索体型不锈 钢钢材可进行最低冲击试验温度为一40C的冲击试验,3个标准试样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 KV>47J.且侧膨胀值平均值LE≥0.53mm.冲击试验其他要求应按4.11b)的规定. 列规定.

1)奥氏体型不锈钢钢材按GB/T13305进行铁索体含量测定,铁索体含量应不大于3%.

2)奥氏体型不锈钢钢材质量证明书中化学成分实测值计算的类氏体稳定性系数≥0,其 中=Ni0.5Mn35C-0.0833(Cr1.5Mo-20)-12. 3)奥氏体型不锈钢钢材质量证明书中化学成分实测值的低温马氏体自转变温度M,≤ Mn)50(0.47-Si)3 000×[0.068(CN)]-32)/1.8 4)液氢压力容器用奥氏体型不锈钢钢材应进行一253C的冲击试验,液氮压力容器用奥氏 体型不锈钢钢材应进行一269C的冲击试验,冲击性能指标应符合4.10b)的规定,液氢 压力容器和液氮压力容器用类氏体型不锈钢钢材也可进行一196C的冲击试验,3个标准 试样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KV>70J.且侧膨胀值平均值LE≥0.76mm.

冲击试验其他 要求应按4.11b)的规定.

d)对用于低温低应力工况的钢材,其使用温度下限按GB/T150.3的规定.

4.11非合金钢和合金钢钢材的冲击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合金钢和合金钢钢材(钢板、钢管、钢锻件)的冲击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对标准抗拉 强度下限值随厚度增大面降低的钢材,表1中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是钢材最小厚度的标准抗 拉强度下限值.

表1非合金钢和合金钢钢材的冲击性能指标 钢材标准抗控强度下限值(R) 3个标准试样冲击吸收能量 平均值(KV) 3个标凉试样则影胀值平均值(LE) MPa mm 20 - >450~510 ≥24 - >510~570 >31 " e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lanseyou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