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doc

附件大小:1.05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
所属分类:工程管理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指导手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1月

目 录

1.指导思想
2.工作目标
3.适用范围
4.基本要求
5.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7.监督管理
8.附则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
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建立完善风
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房屋市政工
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建质规〔2022〕2号)、《河北省安全生
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省政府令〔2018〕第2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安全管理规定》、《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
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指导手册》.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
道理,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人
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原则,落实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
安全事故.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入研究重特大
事故的规律特点,建立完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以下简称风险管控)和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下简称隐患治理)体系,关口前移、精准管控、源头治理
、科学预防,实现企业风险自辨自控、自查自治、自改自报常态化管理.构建施工单位
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
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控制安全风险和减少事故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适用范围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四、基本要求
(一)施工单位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
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和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
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施工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按照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设置安全总监(首席安全官),专职负责安全生
产工作.建立“一个台账、三个清单”,即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建筑施
工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清单、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追责问责清
单.
(二)施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
、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可视、有痕、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设计作业审批表单
(资料)、施工作业现场检查(验收)表、告知卡(单)、工作流程图、公示牌(板)
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具,用于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专业分包和劳务队伍建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
在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
(五)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履行风险管控与隐患治
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法律、法规、规章
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公众的安全生产风险与事故隐患
防范意识.
五、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
(六)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风险管控职责:
1.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
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2.根据生产组织、工艺等施工特点,逐级编制并发布风险分布图.对可能导致事故
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明确撤离通道.
3.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
4.建立危险作业、起重设备、临时用电、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
5.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安排专门课时对风险辨识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培训.

6.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有关管理制度,并告知从业人员.
7.其他风险管控职责.
(七)安全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1.按照“指导手册”施行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辨识.
2.在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推广应用前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后应当及时开展专项辨识,并根据辨识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3.施工单位应当分层次逐级划分和确定风险因素评估单元,并根据评估的目标、范
围、专业技术力量等客观情况,按照《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标准》DB13(J)/
T 268或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辨识方法.
(八)施工单位应当对下列因素开展全面辨识:
1.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
2.普通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起重设备、临时用电、机械防护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设
备设施及其检验检测情况.
3.建筑施工周边环境、大风、大雨、大雾、大雪、高温、雷电特殊极端气候和有毒
有害施工环境,以及与施工作业相关相邻的环境、场所和气象条件.
4.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安全防护和安全作业行为.
5.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教育培训、现场作业、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6.其他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
(九)施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向阳而生!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