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电局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订货及验收技术标准(试行).pdf

pdf,供电局,充电,技术标准,订货,电力能源
文档页数:23
文档大小:126.9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能源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深圳供电局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订货及 验收技术标准 (试行) 2010-10-19印发 封面 2010-10-18实施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技术要求 3.1基本技术指 3.2结构要求. 3.3账务管理模块. 6 3.4元器件的选用 .6 3.5通信要求. .8 3.6功能要求. .9 3.7电气要求 .13 3.8绝缘性能 .14 3.9电磁兼容 .14 3.10寿命要求 15 4. 验收 15 4.1验收方法 15 4.2验收结果. 16 附录A:交流充电桩操作说明 16 附录B:语音提示说明 17 附录C:显示界面说明 18
1.范围 本技术标准规定了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使用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 求.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深圳地区各有关单位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的交流充电桩的 选型、配置与检验.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 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GB/T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GB/T11463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6587.1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B6587.2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 GB6587.3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GB6587.4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6587.5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 GB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CSG11516.1-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Q/CSG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Q/CSG11516.4-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 SZDB/Z29.1-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SZDB/Z29.2-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SZDB/Z29.4-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车载充电机 SZDB/Z29.5-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5部分:交流充电桩 3.技术要求 3.1基本技术指标 3.1.1正常工作条件 (1)运行环境温度:设备在环境温度不高于50°℃,不低于-20°℃能正常连续运行: (2)储存环境:充电桩能长时间存储在温度为-25℃~55°℃之间、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无腐蚀性和爆炸气体的仓库内. (3)湿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4)振动、冲击和磁场干扰. (5)设备安装使用地点无强烈振动和冲击,无强电磁干扰,外磁场感应强度不得超过0.5mT. (6)安装垂直倾斜度:安装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3.1.2供电电源 (1)供电方式:交流单相供电或交流三相五线制供电. (2)额定工作电压(AC):3×220V/380V(或220V): (3)电压不对称度不大于5%,充电桩能正常工作: (4)交流输入电压非正弦含量在不大于额定值的10%时,充电桩能正常工作. (5)额定电流(AC):32A(七芯插座)、16A(三芯插座); 2 (6)频率:50Hz. 允许偏差-2%~2%. 3.1.3工作要求 车载充电机连接交流充电桩工作时,应满足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3.1.4阅值参数 根据SZDB/Z29.4-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车载充电机》及《GB/T 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标准的相关内容,设 置充电桩的阀值参数. (1)充电电压过压阀值:默认额定电压的15%. 判断延时时间1分钟(可设): (2)充电电压欠压阀值:默认额定电压的-15%. 判断延时时间1分钟(可设): (3)充电电流过流阀值:默认额定电流的15%. 判断延时时间1分钟(可设): (4)充电最小电流阀值:默认电能表标定电流的2%. 判断延时时间1分钟(可设). 3.2结构要求 3.2.1基本结构 交流充电桩的基本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交流充电桩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账务管理模块四部分组成; (2)桩体外部结构应包括外壳及人机交互界面: (3)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桩体可分为落地式和壁挂式两种: (4)电气模块应包括充电插座、充电开关、供电电缆、电源转接端子排、安全防护装置等: (5)计量模块应包括电能表和计量回路: (6)账务管理模块包括充电计费管理单元和非接触式读写单元. 连接应牢固、防盗、防撞击,内部结构应布置合理,配件易拆卸,方便维修. 3.2.2桩体 充电桩外壳采用#201不锈钢材料,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 壳体表面做防腐蚀、防锈喷涂处理, 涂层附着力的等级要达到GB9286-1998标准中1级的要求. 充电桩人机交互区和读卡区应采用非金属材料,厚度不小于5mm的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 要求耐高温、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 壳体内部的金属零部件,应采取防锈处理或者采用不锈钢材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