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CCS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36-2025 代替 GB/T 18936-2020. GB/T 19438.1~19438.4-2004 GB/T 19439-2004 GB/T 19440-2004 禽流感诊断技术 Diagnostic techniquesforavian influenza 2025-01-24发布 2025-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emc
GB/T 18936-2025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生物安全措施 6临床诊断 7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 8实验室诊断 9综合判定 附录A(规范性)样品稀释液的配制 附录B(规范性) IVPI测定试验 10 附录C(资料性) RT-PCR引物序列及反应体系配制 •12 附录D(资料性)实时荧光RT-PCR引物探针序列及反应体系配制 -14 附录E(资料性)HA和HI试验所用溶液和1%红细胞的配制 *16 附录F(资料性)HI试验中4HAU抗原配制示例 17 附录G(资料性) )血清非特异性凝集和非特异性抑制因子的处理方法 -18 参考文献 6[-
scc
GB/T 1893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8936-2020《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整合了GB/T19438.1-2004《禽流 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GB/T19438.2-2004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 方法》GB/T19438.3-2004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GB/T19438.4-2004《H9 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橙测方法)GB/T194392004H5亚型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 法》、GB/T194402004《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的内容.
与GB/T18936-2020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将高致病禽流感诊断技术扩展为禽流感技术(见第1章,2020年版的 第1章); b)删除了术语和定义的具体内容(见2020年版的第3章): c)增加了缩略语(见第4章); d)增加了生物安全措施(见第5章): e)更改了临床诊断的部分内容(见第6章.2020年版的第4章); f)增加了样品保存和运输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羽绒、羽毛、牛皮样品采集的技术要求(见 第7章): g)增加了羽绒、羽毛、牛皮样品处理的技术要求(见8.1.3): h)更改了“综合判定“的内容(见第9章,2020年版的第10章); i)更改了样品稀释液的配制(见附录A.2020年版的附录A); j)将IVPI测定试验由资料性附录调整为规范性附录(见附录B.2020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 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秀荣、田国彬、刘环、刘华雷、李健、高志强、蒋文明、史喜菊、邓国华、施建忠、 曾显营、李雁冰、武嘉男、谷强、孙晓东、陈化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GB/T18936-2003,2020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并人GB/T19438.1~19438.4-2004GB/T194392004GB/T19440 2004的相关技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