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060.40 T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296-2019 代替GB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求 和试验方法 Safety proper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automobile fuel tank and its installation 2019-12-17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8296-2019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安全性能要求 4.1燃油箱 4.2燃油箱的安装 5试验方法 5.1金属燃油箱耐压试验 5.2翻转试验 5.3塑料燃油箱低温耐撞击性能试验 5.4塑料燃油箱耐压试验 5.5塑料燃油箱燃油渗透性试验 5.6塑料燃油箱耐燃油性试验 5.7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试验 5.8塑料燃油箱耐高温性能试验 5.9金属燃油箱振动耐久性试验 6标准的实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耐火砖尺寸及技术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耐火性能试验
GB 18296-2019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与GB18296-2001相比, 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由“本标准规定了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燃油箱的安全性能要求 在车辆上安装的安全要求"同时,增加了0类汽车适用(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燃油箱翻转试验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7、5.2); -增加了塑料燃油箱燃油渗透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10、5.5); 增加了塑料燃油箱耐燃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11、5.6); -修改了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试验方法(见4.1.12 2001年版的3.10); 增加了燃油箱安装的安全要求(见4.2); 一删除了塑料燃油箱振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01年版的3.5和4.3); 一删除了安全阀开启压力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引人了压力自动补偿装置来平衡燃油箱内外的压 力(见2001年版的3.4和4.2).
本标准技术内容参考了欧洲经济委员会ECER34法规《关于车辆防火认证的统一规定》(修订版 03,2015年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亚普汽车部件股份 有限公司、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万向通达股份公司、蚌埠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宾华、方劲、宋庆华、王灵龙、徐锐、陈义虎、赵宁、刘亮、柳立志、徐元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8296-2001
GB 18296-2019 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求 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用液体燃料的汽车燃油箱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还规定了汽车燃油箱在车辆上安装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M、N和O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燃油箱automobilefuel tank 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由燃油箱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 他附属装置装配成的整体.
注:本标准中简称燃油箱.
3.2 燃油箱额定容量capacity of thefuel tank 燃油箱设计参数中,由制造厂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注:本标准中简称额定容量.
3.3 液体燃料liquid fuel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的燃料.
注:本标准中简称燃油.
3.4 燃油泄漏leakage of fuel 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3.5 燃油渗透fuel permeability 燃油在燃油箱中因分子扩散作用而导致燃油损失.
3.6 压力自动补偿装置automatic pensatingPressure device 对燃油箱的工作压力或安全压力进行自动补偿的装置.
GB 18296-2019 注:如通气阔、安全阀等.
3.7 燃油箱工作压力working pressure of the fuel tank 车辆正常使用条件下,燃油箱内液面上方的压力.
注:本标准中简称工作压力.
4安全性能要求 4.1燃油箱 4.1.1燃油箱应耐腐蚀.
4.1.2燃油箱应用防火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用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塑料制成.
4.1.3燃油箱应有压力自动补偿装置(如通气阀、安全阀等).
4.1.4燃油箱盖应能固定到加油管上.
在燃油箱盖丢失情况下,如果有用于防止燃油过量蒸发和燃油 溢出的措施,则认为满足本条要求,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a)一个自动开闭的非拆卸式燃油箱盖; b)任何有相同效果的其他措施,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拉带式燃油箱盖、镇链式燃油箱盖等,或 者使用与点火钥匙相同钥匙的燃油箱盖(此种情况下,只有当燃油箱盖锁上时,才可以把钥匙 从燃油箱上拔出).但对于非M1.N1类车辆,只用拉带式燃油箱盖或锁链式燃油箱盖一种措 施是不够的.
4.1.5燃油箱盖与加油口之间的密封应牢固可靠,当锁止时,燃油箱盖应把密封垫压紧在加油管上.
4.1.6金属燃油箱按5.1进行耐压试验,不应出现裂纹或泄漏,但可以有永久性变形.
4.1.7车辆正常使用过程中,燃油不应从燃油箱盖溢出,也不应从压力自动补偿装置溢出,按5.2进行 翻转试验时,燃油箱盖允许有燃油泄漏,但泄漏速度不应超过30g/min,汽油燃油箱盖不应有燃油 泄漏.
4.1.8塑料燃油箱按5.3低温耐撞击性能试验,不应有燃油泄漏.
4.1.9塑料燃油箱按5.4进行耐压试验,不应出现裂纹或泄漏,但可以有永久性变形.
4.1.10塑料燃油箱燃油渗透性要求: 为40℃土2℃C的试验不满足要求,则再进行环境温度为23C士2℃的试验,燃油蒸发量不应 大于10 g/24 h. b)若燃油箱所装配的整车满足GB18352.6-2016中5.3.4的规定,则认为该燃油箱满足a)的 要求.
4.1.11塑料燃油箱按5.6进行耐燃油性试验,应满足4.1.8和4.1.9的要求.
4.1.12塑料燃油箱按5.7进行耐火性能试验,不应有燃油漏.
4.1.14金属燃油箱按5.9进行振动耐久性试验,不应有燃油泄漏.
4.2燃油箱的安装 燃油箱前部的车身或车架底部部件的离地间隙小于燃油箱部件的离地间隙,可视为一种保护措施.
4.2.2燃油箱的管路及其他部件均应安装在车辆上尽可能安全的位置.
任何扭转、弯曲、车辆结构件 或者驱动部件的振动均不应对燃油箱各部件产生摩擦、挤压或其他任何不正常的应力.
4.2.3软管与燃油箱上刚性部件间连接件的设计和构造,应保证其在车辆各种使用条件下,无论是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