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073-201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20073,2018,pdf,摩托车,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34
文档大小:2.07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43.140 T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0073-2018 代替GB20073-200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Performance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braking of motorcycles and mopeds 2018-02-06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20073-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 6标准的实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制动试验和性能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抱死制动系统试验和性能要求 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多回路行车制动系统的部分失效试验和性能要求 22 附录D(规范性附录)助力制动系统失效试验和性能要求 23 附录E(规范性附录)联动制动系统失效试验和性能要求 24 附录F(规范性附录)峰值制动力系数的确定 25
GB 20073-2018 前言 本标准的第1章、第4章、第5章和附录A至附录F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20073-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20073-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删除“最高设计车速小于25km/h的车辆”(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 一增加了行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独立制动系统、多回路行车制动系统、助力制动系统、防 抱死制动系统、车轮抱死、峰值制动力系数、最高车速、脱开发动机、初始制动温度、轻负载、试 验速度、制动距离、基准试验和全循环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删除了制动装置零部件、空载车辆、湿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见2006年版的3.5、3.8和3.9): 修改了制动系统的功能和特性要求(见4.2和4.3.2006年版的4.1.2和4.2); 增加了制动主缸要求、警示灯要求、摩擦衬片要求和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见4.4、4.5、4.6和 4.7) ; 一修改了试验道路要求、环境条件要求、试验速度要求、自动变速器要求、车辆位置和车轮抱死要 求、试验顺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5章,2006年版的A.1.2和A.1.3); 一增加了磨合、单独操纵制动控制器的干式制动试验、同时操纵制动控制器的干式制动试验、高 速制动试验、多回路行车制动系统部分失效试验、助力制动系统失效试验和联动制动系统失效 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见附录A~附录E): 一删除了脱开发动机的0型试验和两轮摩托车、结合发动机的0型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见2006年版的A.1.4.2和A.1.4.3); 修改了湿式制动试验和衰退试验的试验方法(见A.3.4和A.3.6,2006年版的A.1.4.4和 A.1.6) ; 修改了驻车制动系统试验的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见A.3.5,2006年版的A.2.3); -修改了防抱死制动系统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见附录B.2006年版的附录B、附录C); 一增加了试验路面峰值制动力系数的试验方法,并作为规范性附录写人标准(见附录F).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上海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门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五羊-本田摩托车(广州)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 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南方摩托车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文杰、路林、王青、王佳佳、阮宜山、施继民、马玉林、王成芳、汪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5382-1985: GB/T 5382.1-1996 ; GB 173551998 ; GB 200732006
GB 20073-201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残疾人用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59.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第4部分:两轮车和三轮车质量 GB/T537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试验方法 G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ASTM E867与车辆路面系统有关的术语(Terminology Relating to Vehicle-Pavement Systems) ASTM E1136标准的子午线基准试验轮胎的标准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for A Radial Standard Reference Test Tire) ASTMF408用拖挂车朝正前方制动时潮湿牵引用轮胎的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Tires for Wet Traction in Straight-Ahead Braking Using a Towed Trailer) ASTMF457装有模拟或数字仪器的测速轮上速率及距离校准的方法(Test Method forSpeed and Distance Calibration of Fifth Wheel Equipped With Either Analog or Digital Instrumenta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15089-2001界定的L类车辆的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制动系统brake system 使行驶中的车辆逐渐减速或停车,或使已经停驶的车辆保持静止状态的零部件组合.

该装置由控 制器、传能装置和制动器组成,但不包括发动机.

3.2 控制器control 由驾驶员直接操纵用以向传能装置提供制动或控制所需能量的部件.

3.3 传能装置transmission 控制器和制动器之间连接其功能的零部件组合.

3.4 制动器brake 制动系统中产生阻止车辆运动作用力的部件.

GB 20073-2018 行车制动系统service brake system 使行驶中的车辆减速的制动系统.

9' 应急制动系统secondary brake system 装有联动制动系统的车辆上安装的第二套行车制动系统.

3.7 独立制动系统single brake system 只作用于一个车轴上的制动系统.

3.8 联动制动系统binedbrake system;CBS a)对于两轮轻便摩托车(L类)和两轮摩托车(L类),操纵单个控制器可以联合控制不同车轮 上至少两个制动器的一套行车制动系统; b)对于三轮轻便摩托车(L类)和正三轮摩托车(L类),操纵单个控制器可以联合控制全部车 轮上制动器的一套行车制动系统: c)对于边三轮摩托车(L:类),操纵单个控制器可以至少控制前轮和后轮上制动器的一套行车制 动系统.

同时控制后轮和边轮的制动系统应认为是一个后制动器.

3.9 多回路行车制动系统split service brake system;SSBS 控制车轮上制动器的制动系统,该系统由单一控制器控制两个或多个子系统.

任意一个子系 统的失效(如液压管路泄漏引起的系统失效)不能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功能.

3.10 助力制动系统power-assisted braking system 由一个或者多个供能装置输助驾驶员的体力施加制动力的制动系统.

例如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带 真空助力器).

3.11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e system;ABS 一个能够判别车轮相对于地面的打滑程度,且能自动调整车轮的制动力,从而限制车轮相对于地面 的打滑程度的系统.

3.12 车轮抱死wheel lock 当车轮滑移率为1.00时的情况.

3.13 峰值制动力系数peak braking coefficient;PBC 基于滚动轮胎最大减速度测得的轮胎与道路表面的摩擦系数.

3.14 最高车速V. 按GB/T5378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得的最高车速.

3.15 脱开发动机engine disconnected 发动机与驱动轮断开连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