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180 R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8900-2020 代替 GB 21861-2014 GB 18565-2016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Items and methods for safety technology inspection of motor vehicles 2020-05-26发布 2021-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38900-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检验项目 5检验方法. 8 6检验要求 12 7检验结果判定、处置及资料存档 27 8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 2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外廊尺寸测量 3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整备质量/空车质量测量 33 附录D(规范性附录)制动性能检验 34 附录E(规范性附录)前照灯检验 附录F(规范性附录)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 40 附录G(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式样) 附录H(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人工检验部分) 44 附录1(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仅器设备检验部分) 46 参考文献
GB 38900-2020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3和GB18565-2016《道路运输车 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以GB21861-2014为基础,整合了GB18565-2016中确需保 留的安全检验内容.
与GB21861-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GB21861-2014的第1章); 修改了注册登记安全检验的术语和定义(见3.1.1,GB21861-2014的3.1); 修改了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术语和定义(见3.1.2,GB21861-2014的3.2); 修改了车辆唯一性检查的术语和定义(见3.1.3,GB21861-2014的3.3); 增加了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应当按照GB7258和GA802核定的车辆类型确定检验项目的要 求(见4.4);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表(见表1、表2,GB21861-2014的表1); 修改了对送检机动车的基本要求(见5.1.1,GB21861-2014的5.1.2.1); 修改了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提供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的要求(见5.1.2,GB21861一 2014 的 5.1.2.2) ;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要求(见5.1.3,GB21861-2014的5.1.1);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各工位的最少检验时间要求(见表3,GB21861-2014的表2); 一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方法表(见表4,GB21861-2014的表3); 修改了联网查询要求(见6.1.GB21861-2014的6.2); 修改了号牌号码和分类、车辆品牌和型号要求(见6.2.1,GB21861-2014的6.1.1); 修改了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要求(见6.2.2,GB21861-2014的6.1.2); 修改了发动机号码/驱动电机号码要求(见6.2.3 GB21861-2014的6.1.3); 修改了车身颜色和车辆外形要求(见6.2.4,GB21861-2014的6.1.4); 修改了外廊尺寸要求(见6.3.1,GB21861-2014的6.3.1); 修改了轴距要求(见6.3.2,GB21861-2014的6.3.2); 修改了核定载人数和座椅布置要求(见6.3.3,GB21861-2014的6.3.4); 修改了栏板高度要求(见6.3.4,GB21861-2014的6.3.5); 修改了悬架要求(见6.3.5.1 GB21861-2014的6.3.6.1); 修改了客车出口要求(见6.3.6,GB21861-2014的6.3.7); 修改了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要求(见6.3.7,GB21861-2014的6.3.8); 修改了货厢/罐体要求(见6.3.8,GB21861-2014的6.3.9); 修改了车身外观要求(见6.4.1,GB21861-2014的6.4.1); 修改了外观标识、标注和标牌要求(见6.4.2.GB21861-2014的6.4.2); 修改了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要求(见6.4.3.1.GB21861-2014的6.4.3.1); 修改了轮胎要求(见6.4.4,GB21861-2014的6.4.4); 修改了号牌/号牌板(架)要求(见6.4.5,GB21861-2014的6.4.5); 修改了加装/改装灯具要求(见6.4.6,GB21861-2014的6.4.6);
GB 38900-2020 修改了汽车安全带要求(见6.5.1 GB21861-2014的6.5.1); 一增加了汽车安全带佩戴提醒装置要求(见6.5.1.2): 修改了应急停车安全附件要求(见6.5.2,GB21861-2014的6.5.2); 修改了灭火器要求(见6.5.3,GB21861-2014的6.5.3); 修改了行驶记录装置要求(见6.5.4,GB21861-2014的6.5.4); 修改了车身反光标识要求(见6.5.5,GB21861-2014的6.5.5); 修改了车辆尾部标志板要求(见6.5.6,GB21861-2014的6.5.6); 一修改了侧、后、前下部防护要求(见6.5.7,GB21861-2014的6.5.7); 修改了应急锤要求(见6.5.8,GB21861-2014的6.5.8); 修改了车速限制/报警功能或装置要求(见6.5.10,GB21861-2014的6.5.10); 修改了防抱制动装置要求(见6.5.11,GB21861-2014的6.5.11); 修改了辅助制动装置要求(见6.5.12,GB21861-2014的6.5.12): 修改了盘式制动器要求(见6.5.13,GB21861-2014的6.5.13); 增加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要求(见6.5.14); 修改了紧急切断装置要求(见6 5.15,GB21861-2014的6.5.14); 修改了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要求(见6.5.16,GB21861-2014的6.5.15); 修改了手动机械断电开关要求(见6.5.17,GB21861-2014的6.5.16); -修改了副制动踏板要求(见6.5.18,GB21861-2014的6.5.17); 一修改了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要求(见6.5.19,GB21861-2014的6.5.18); 修改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要求(见6.5.20,GB21861-2014的6.5.19); 增加了驾驶区隔离设施要求(见6.5.21); 修改了转向系部件要求(见6.7.1,GB21861-2014的6.7.1); 修改了传动系部件要求(见6.7.2,GB21861-2014的6.7.2); 修改了行驶系部件要求(见6.7.3,GB21861-2014的6.7.3); 修改了制动系部件要求(见6.7.4 GB21861-2014的6.7.4); 一修改了其他部件要求(见6.7.5,GB21861-2014的6.7.5); 一增加了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空车质量要求(见6.8.1.2); 修改了行车制动要求(见6.8.2,GB21861-2014的6.8.1); 修改了驻车制动要求(见6 8.3,GB21861-2014的6.8.2); 修改了前照灯要求(见6.8.4,GB21861-2014的6.8.3); 删除了车速表指示误差要求(见GB21861-2014的6.8.4); -修改了转向轮横向侧滑量要求(见6.8.5,GB21861-2014的6.8.5); 修改了检验报告份数要求(见7.2.1.1 GB21861-2014的7.2.1); 修改了检验机构传递数据及图像要求(见7.2.1.2和7.2.2.3,GB21861-2014的7.2.2和7.3.3); 一增加了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空车质量不合格时的处置要求(见7.2.3.3); 修改了检验资料存档要求(见7.3.GB21861-2014的7.2.3); 删除了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见GB21861-2014的附录E);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图(见图A.1,GB21861-2014的图1); -增加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见附录A); 修改了外席尺寸测量(见附录B GB21861-2014的附录A); 一修改了整备质量/空车质量测量(见附录C,GB21861-2014的附录B); 修改了制动性能检验(见附录D,GB21861-2014的附录C); 修改了前照灯检验(见附录E,GB21861-2014的附录D); Ⅱ
GB 38900-2020 一修改了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见附录F,GB21861-2014的附录F);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式样)(见附录G,GB21861-2014的附录G); 一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人工检验部分)(见附录H,GB21861-2014的附录H);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见附录1 GB21861-2014的附录1).
与GB18565-201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见GB18565-2016的第3章); 修改了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检验方法(见第5章,GB18565-2016的第6章); 修改了注册登记安全检验的检验要求(见第6章,GB18565-2016的第4章); 修改了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检验要求(见第6章,GB18565-2016的第5章); 一修改了检验结果判定、处置及资料存档(见第7章,GB18565-2016的第7章); 一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式样)(见附录G,GB18565-2016的附录C);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人工检验部分)(见附录H,GB18565-2016的附录A); 修改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见附录1,GB18565-2016的附录B).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 理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总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安大 学、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江兴 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安全防伪证件研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巍、应朝阳、穆文浩、雍成明、潘汉中、俞春俊、全晓平、王瑛、关朋、赵轩、尹航、 罗跃、包威、姚伟、吴云强、赵卫兴、田五虎、徐益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8565-2001 GB 1856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