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060.10 CCS W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115-2024 代替GB/T10115-2008 柞蚕鲜茧 Tussah fresh cocoon 2024-10-26发布 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01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0115-2008《椎蚕鲜茧》,与GB/T10115-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椎蚕鲜茧”的术语和定义(见3.1): 更改了“上茧”“次茧”“下茧”“畸形茧”“绵茧”“双宫茧”“茧层率”的术语和定义 (见第3章.
2008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废茧”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的3.10): 增加了“含杂率”的术语和定义(见3.12): 删除了技术要求中有关特等茧升级和千克粒数的规定(见2008年版的4.2和4.4): 删除了“千克粒数检验”(见2008年版的5.5): 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椎蚕鲜茧包装规定(见7.1,2008年版的7.1); 增加了椎蚕鲜茧运输规定(见7.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辽宁省纤维检验局、淮安市 纤维检验所、泰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泰安市纤维检验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 究院、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辽宁中天丝绸有限公司、河池市纤维检验所、北京中纤经纬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丹涛、赵卫章、徐贵勇、罗峻、杨立宏、刘家铭、邓文杰、罗俐、刘娜、 易沙沙、龙莎、国琳琳、陈玉峰、陈蓉蓉、慕德明、王晓辉、薛训、安霞、李卫.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8年首次发布为GB10115-1988,2008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sac
GB/T 10115-2024 柞蚕鲜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椎蚕鲜茧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等内容,描述了相应的检 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纺织用椎蚕鲜茧的生产、交易、加工的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111桑蚕干茧试验方法 GB/T9176桑蚕干茧 GB/T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15268桑蚕鲜茧 GB/T19113桑蚕鲜茧分级茧层量法 GB/T26380纺织品丝绸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9111、GB/T9176、GB/T 15268、GB/T19113和GB/T2638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椎蚕鲜茧tussah fresh cocoon 食椎树叶的蚕所结且蛹体存活的茧.
3.2 上苗raw silk reeling of cocoon 茧形、色泽、茧层薄厚、皱缩状态、化蛹状态正常,无疵点、能缴丝的柞蚕鲜茧.
3.3 次茧light defective cocoon 存在轻微疵点,但不属于下茧的椎蚕鲜茧.
3.4 下茧waste cocoon 有严重疵点,不能缴制椎蚕丝或很难制正品椎蚕丝的椎蚕鲜茧.
注:包括疙瘩茧、干固茧、畸形茧、绵茧、印烂茧、双宫茧等.
3.5 疙瘩茧knotting cocoon 茧层表面皱缩特粗,呈疙瘩状的椎蚕鲜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