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711-2024 微孔笔头墨水笔.pdf

2024,26711,pdf,墨水笔,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470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97.180 CCS Y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711-2024 代替GB/T26711-2011 微孔笔头墨水笔 Microporousnibpens 2024-10-26发布 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71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要求 6试验方法 6.1设备、材料和试验条件 6.2初写性能试验 6.3 书写性能试验 6.4 抗漏性试验 6.5 笔头滑缩力试验 6.6 笔头强度试验 6.7 干燥性试验 6.8 附着性试验 6.9 间歇书写试验 6.10 耐水性试验 6.11 耐光性试验 6.12 耐温性试验 6.13 耐冲击性试验 6.14 笔套拉力试验 6.15 外观试验 6.16 可迁移元素含量、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和笔套安全试验 7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7.2型式检验 7.3出厂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包装 8.3运输 8 8.4贮存 附录A(资料性) 笔头直径和线迹宽度 A.1笔头直径分类 A.2线迹宽度表示和试验方法
GB/T 267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711-2011《微孔笔头墨水笔》,与GB/T26711-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微孔笔头墨水笔的分类(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初写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6.2): 更改了书写性能、笔头滑缩力、笔头强度、耐水性、间歇书写的要求(见5.1,2011年版的 4.1) : 增加了附着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6.8); 增加了耐湿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6.12): 增加了笔套拉力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6.14): 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2,2011年版的4.1): 增加了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6.16); 更改了划圆书写机的要求(见6.1.1,2011年版的5.1.1): 更改了环境条件的要求(见6.1.3,2011年版的5.1.3): 更改了抗漏性的试验方法(见6.4,2011年版的5.10): 更改了间歇书写的试验方法(见6.9,2011年版的5.9): 更改了耐冲击性的试验方法(见6.13,2011年版的5.8); 增加了成套产品抽样方法(见7.2.2); 更改了出厂检验抽样方案(见7.3.2,2011年版的6.3.3): 更改了笔的标志要求(见8.1.1,2011年版的7.1): 更改了销售包装的标志要求(见8.1.3,2011年版的7.2.1): 删除了保质期的要求(见2011年版的7.4.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广东宝克文具有限公司、 山东一枝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肇庆斯塔 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温州金马文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兆生文具有限公司、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 司、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联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制笔技术服务 有限公司、上饶市杜克文具有限公司、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天丰文具有限公司、浙江美嘉 达文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龙水云、王伟纳、周秋腾、刘洪.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26711-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