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题库一 名 词 解 释 1、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 的 保 护 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利用距离保护的启动元件和距离方向元件控制收发信机发出高频闭 锁信号,闭锁两侧保护的原理构成的高频保护.
3、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 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 .
4、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大地进行再一次的连接叫重复接地.
(其作用是::(1) 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
(2)减轻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
(3)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
(4)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5、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因阻抗元件反应接入该元件的电 压与电流的比值(U/I=Z),即反应短路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而线路的阻抗与距离 成正比,所以称这种保护为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6、零序保护: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 率出现,利用这些电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就 是 常 用 的 种 7、后备保护:是指当某一元件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长时限(相对于主保 护)切除故障元件 的保护元件 8、高频保护:就是故障后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 线路本身构成一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种 保 护 9、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 自 动 保 护 装 置 10、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和质量并超 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e 11、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 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12、断路器失灵保护:当系统发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护动作而断路器操作失灵拒绝跳间时, 通过故障元件的保护作用于本变电站相邻断路器跳闸,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通道,使远端有 关断路器同时跳间的接线称为断路器失灵保护.
13、谐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若电源的频率和电路的参数符合一定的条件,电 抗将等于零,电路呈电阻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14、综合重合间: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当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 相重合间方式.
综合考虑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装置称为综合重合闸装置.
综合重合间装置经 过转换开关切换,一般都具有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综合重合闸和直跳(即线路上发生任 15、自动重合间: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16、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是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 设 备 17、远后备:是指当元件故障而其保护装置或开关拒绝动作时,由各电源侧的相邻元件保护 装置动作将故障切开 18、能量管理系统(EMS):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称.
其主要功能由基础功能和应用 功 成
19、近后备保护:用双重化配置方式加强元件本身的保护,使之在区内故障时,保护无拒动的 可能,同时装设开关失灵保护,以便当开关拒绝跳闸时启动它来切开同一变电所母线的高压 开关或摇切对侧开关 20、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是由一个负序电压继电器和一个接在相间电压上的低电压继电器 共同组成的电压复合元件,两个继电器只要有一个动作,同时过电流继电器也动作,整套装 置 即能启动 . diangon. 21、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为了提高供电质量,保证重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当系统出现有功 功率缺额引起频率下降时,根据频率下降的程度,自动断开一部分不重要的用户,阻止频率 下降,以使频率迅速恢复到正常值,这种装置叫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
22、线路的纵联保护: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使两侧开关同时快速跳闸的一种保护装置,是线路 的主保护.
它以线路两侧判别量的特定关系作为判据.
即两侧均将判别量借助通道传输到对 侧,然后,两侧分别安装对侧与本侧判别量之间的关系来判别区内故障或区外故障.
23、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器和控制装置的 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
24、调度术语中“许可”的含义:在改变电气设备的状态和电网运行方式前,根据有关规 定,由有关人员提出操作项目,值班调度员同意其操作.
25、综合指令:是值班调度员对一个单位下达的一个综合操作任务,具体操作项目、顺序由现 场运行人员按规定自行填写操作票,在得到值班调度员允许之后即可进行操作.
26、频率的一次调整: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自动实现的不改变变速机构位置的调节过程就是 频率的一次调整.
这一调节是有差调节,是对第一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差进行的调整.
27、频率的二次调整:在电力负荷发生变化时,仅靠发电机调速系统赖率特性而引起的一次 调频是不能恢复原运行频率的,为使频率保持不变,需运行人员手动或自动操作调速器,使 发电机的频率特性平行地上下移动,进面调整负荷,使频率不变.
保持系统频率不变是由一 次调整和二次调整共同完成的 28、频率的三次调整:即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
按最优化准则分配预计负荷中的持续分量部 分,安排系统系统内各有关发电厂按给定的负荷曲线发电,在各发电厂、各发电机组之间最 优分配有功功率负荷.
29、发电机调速系统的频率静态特性:当系统频率变化时,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将自动地改 变汽轮机的进汽量或水轮机的进水量,以增减发电机组的出力,这种反映由频率变化面引发 发电机组出力变化的关系,叫发电机调速系统的频率静态特性.
30、逆调压方式:在最大负荷时提高中枢点电压以抵偿因线路上最大负荷而增大的电压损耗, 在最小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降低一些以防止负荷点的电压过高.
这种中枢点的调压方法称 为递调压.
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电压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在最低负荷时,使中枢点电压 下降至线路的额定电压,大多能满足用户要求.
31、恒调压:如果负荷变动较小,即将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 不必随负荷变化来调整中枢点的电压仍可保证负荷点的电压质量,这种调压方法叫恒调压 或 常 调 压 32、顺调压:如负荷变化甚小,或用户处于允许电压偏移较大的农业电网,在最大负荷时允许 中枢点电压低一些(不得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在最小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高一 些(不得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7.5%),在无功调整手段不足时,可采取这种调压方式,但一 般 避 免 采 用 33、电力调度计划的变更权:是指电网调度机构在电网出现特殊情况下,变更日调度计划的 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是有限的,不能借此权利滥变调度计划而使其失去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