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042-2024 膜结构用玻璃纤维膜材料.pdf

2024,25042,pdf,膜结构,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31
文档大小:1.8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59.100.10 CCS Q 3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042-2024 代替GB/T25042-2010 膜结构用玻璃纤维膜材料 Fiberglass membrane material for membrane structure 2024-10-26发布 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042-2024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代号 4.1产品分类 4.2产品代号 5产品规格 6原材料 6.1玻璃纤维 6.2涂层材料 7要求 7.1基本要求 7.2外膜特定要求 7.3内膜特定要求 7.4网格膜特定要求 8试验方法 8.1外观 8.2韬宽和卷长 8.3单位面积质量 10 8.4纤维直径. 8.5颜色. 10 8.6拉伸强度 10 8.7撕裂强力. 12 8.8涂层剥离强度. 6°8 耐疲劳性能 13 8.10 拉伸蜡变 13 8.11 耐磨性 8.12 耐曲折性能 13 8.13 耐低温弯曲 8.14 耐紫外老化性能 14 8.15 可见光透射比和可见光反射比 8.16透气率 14
GB/T 25042-2024 8.17燃烧性能等级 8.18可焊性 9检验规则 15 9.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9.2检查批 15 9.3抽样与判定 15 10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1标志 16 10.2包装.. 16 10.3运输 16 10.4贮存. 16 附录A(资料性)膜材料和膜材料焊缝拉伸强度试样夹持端增强方法 17 附录B(规范性) 膜材料撕裂强力的测定一梯形法 19 附录C(规范性)膜材料和膜材料焊缝拉伸蟠变的测定 21 附录D(规范性)膜材料耐曲折性能的测定
GB/T 2504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5042-2010玻璃纤维建筑膜材》,与GB/T25042-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产品类别、基本组分和预定用途(见4.1,2010年版的4.1); c)更改了产品代号(见4.2,2010年版的4.2); d)增加了产品规格(见第5章): e)增加了原材料(见第6章); f)增加了外膜特定要求、内膜特定要求和网格膜特定要求(见7.2、7.3和7.4); g)增加了纤维直径、白度、色差、耐福色性、抗拉强度标准值、高温拉伸强度、湿态拉伸强度、折压 后拉伸强度、涂层剥离强度、可见光透射比和可见光反射比、透气率、耐疲劳性能、拉伸端变、 耐磨性、耐曲折性能、耐低湿弯曲、耐紫外老化性能、可焊性和工程弹性常数的要求和试验方 法(见第7章、第8章、附录C和附录D); h)更改了外观、单位面积质量、撕裂强力和燃烧性能等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7.1.1、7.1.3、 7.2.2、7.2.10、7.3.2、7.3.6、7.4.6、8.1、8.3、8.7、8.17和附录B 2010年版的5.1.15.1.5、5.1.9、 5.2、6.1、6.5、6.9、6.10和附录B); i)删除了拉伸断裂强力、折叠后的拉伸断裂强力、耐湿热老化性能、耐酸性能和透光率的要求和 试验方法(见2010年版的5.1.3、5.1.4、5.1.6、5.1.7、5.1.8、6.3、6.4、6.6、6.7、6.8、附录A、附录C、 附录D和附录E); j)更改了抽样与判定的规则(见9.3,2010年版的7.2和7.3); k)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见第10章,2010年版的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嘉兴杰特新 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汇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 (浙江)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鸿燕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 烽兴智能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宏泰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森翡瑞(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美国科潘诺实验设备公司 上海代表处、上海天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军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华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玉梅、郭晓明、陈务军、叶文进、章、徐琪、高成军、杨宇龙、林青松、张营营、 贺彭立、杨剑平、徐宇潇、喻聪聪、康宜宇、黄永、瞿华盛、汤志强、任慧敏、王维强、谈栋立、陈云峰、 谢钧任、曹国荣、赵峰、浦逸锋、谢晓旺、李伟、张全雷、孙晓军、刘春明.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