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040.01 GB CCS H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876.2-2024 代替GB/T 18876.2-2006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 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 第2部分:钢中夹杂物级别的图像 分析与体视学测定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the metallographical constituent and inclusion content of steels and other metals by automatic image analysis Part 2: Determining the inclusion ratings of steels by automatic image analysis and stereology 2024-08-23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mc
GB/T 18876.2-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试验方法述 6装置 7取样 8试样制备 9校准 11夹杂物分类和级别计算, 12试验报告 13精度与偏差 附录A(资料性)评定结果典型示例
snc
GB/T 18876.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8876《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 准试验方法》的第2部分.
GB/T1887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钢和其他金属中夹杂物或第二相组织含量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 第2部分:钢中夹杂物级别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 第3部分:钢中碳化物级别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
本文件代替GB/T18876.2一2006《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 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2部分:钢中夹杂物级别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与GB/T18876.2一 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长宽比”“不连续串(条)状夹杂物“和"连续申(条)状夹杂物”的定义,增加了GB/T10561 界定的术语(见第3章,2006年版的第3章): b)增加了非传统夹杂物的评定方法(见5.8); c)更改了氮化钛、碳氮化钛、硼化物、碳化物等析出相的评定方法(见5.9.2006年版的5.9): d)删除了“意义和用途”(见2006年版的第6章); e)增加了图像采集系统高分辨率和高储存能力的指标,以及软件系统留有自助设计的接口的要 求(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7章): f)增加了夹杂物取样的要求(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8章); 6900)(8 h)删除了试样制备中的热处理及试样夹的选择(见2006年版的10.2和10.3); i)删除了光源调节和照度水平设置的要求以及灰度设置的说明(见2006年版的11.2、和11.3); j)增加了对图像分析装置和图像检测软件运行的可靠性定期进行系统检查确认的要求(见9.2): k)增加了在处理人工产物时可插人人工手动方法的规定(见10.8): 1)增加了灰度门槛值和检测视场数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偏差描述(见13.8); m)删除了 GB/T18254-2002和ASTME45-97(2002)中夹杂物相关图表(见2006年版的附录A和 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咏秋、杨娥、纪肖、张志成.
本文件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