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510-2024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pdf

2024,21510,pdf,抗菌,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506.4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11.080.99 CCS G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510-2024 代替GB/T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 检测方法及评价 Antimicrobial proper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nano-inorganic materials 2024-07-24发布 2025-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15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与GB/T21510-200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范围中性能评价的内容(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c)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d)更改了试验方法中试验步骤的表述(见4.1,2008年版的第4章)1 f)增加了抗菌性能评价(见第5章): g)更改了粉体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中每样液平行接种平Ⅲ数量(见A.3.2.4,2008年 版的A.3.2.4): h)更改了粉体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中细菌培养和白色念珠菌培养时间(见A.3.2.8, 2008年版的A.3.2.8); i)更改了粉体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中的菌落计数方法(见A.3.2.8,2008年版的 A.3.2.8) ; j)增加了“含有纳米无机材料抗菌组分的多孔性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吸收法”(见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279/SC1)归口, 测中心)、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艾斯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广东省华微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安克林滤业 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 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限公司、江西赣大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金塑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 司、中星(广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运法、张婧坤、谢小保、吴征威、魏国、高明、赵培静、田子健、马晓聪、 李瑞乐、康玉茹、李博、吴镇江、李倩、汪崃、谢友能、周家良、张维旭、张迎增、吴忠棉、 曾和平、李家成、杜平、曾雅品、丁呈、喻学锋、孙梦寒、王萍丽.

本文件于200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21510-2024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 检测方法及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抗菌性能评价、检测报告和安全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无机材料,以及以纳米无机材料为抗菌组分(结构单元)的制 品,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其他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及评价也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30544(部分)纳米科技术语 3术语和定义 3.1 抗菌antibacterial 采用化学或物理等方法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或妨碍其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3.2 纳米无机材料nano-inorganic materials 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nm~100nm)的无机材料.

4试验方法 4.1试验步骤 4.1.1粉体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4.1.2含有纳米无机材料抗菌组分的非多孔性制品表面抗菌性能的试验按附录B或附录C规定的方法 进行.

4.1.3含有纳米无机材料抗菌组分的多孔性制品抗菌性能的试验按附录B或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

4.2试验数据处理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落数.

4.3检测结果计算 4.3.1计算菌落数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