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设计导则 (2022年修订版)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11月
前言 本导则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设计、 建设、使用等实践经验和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设计方案审 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经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各 方意见,同时参考国家、行业、深圳市相关规范标准,经 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本次成果.
导则内容框架为:1总则;2术语;3建设内容;4空 间布局;5设施设置要求.
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按照配建公交首末站的服务功能及所处位置,将 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分类为轨道接驳型配建公交首末站、 交通枢纽型配建公交首末站、一般公交集散型配建公交首 末站,并就其对应的到/发车位数量、站台净宽、候车面积、 人行通道最小净宽等作针对性技术参数要求.
二、根据深圳公交巴士车身尺寸数据,为顺应深圳市 公交车小型化趋势,确定车长10.5m的公交车为公交标准 车.
为衡量不同车长公交车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 提高空间利用率,将公交车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 型.
三、考虑配建公交首末站公交车运营特征,结合公交 车类型,将蓄车位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并对
其对应的停车坪车位、通道尺寸等提出要求.
四、参考相关标准,提出“接入道”、“停车视距”、 “梁底净高”、"使用净高”等定义及设计指标.
五、简化配建公交首末站功能分区,将功能及其对应 的建设内容归并为“车辆运行区”、“乘客服务区”、 “站务管理区”三大功能区及对应建设内容.
六、结合实际运营管理要求,增加乘客信息服务设施、 适老化设备、智能道闸等建设内容及设置要求,并加强交 通安全、卫生间和母婴室等相关设计要求.
七、加强配建公交首末站与建筑衔接程度要求,考虑 配建公交首末站与商业、住宅等内部衔接,避免配建公交 首末站设计与建筑设计割裂.
八、在文本后附配图、示例,便于设计人员对本导则 理念的理解和操作.
本导则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在 执行本导则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深圳市交通 运输局交通设施处(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四路2号; 邮政编码:518040).
目次 前言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 2.1配建公交首末站. .3 2.2配建公交首末站建设面积.. 4 2.3公交车型. .4 2.4蓄车位.. .5 2.5有效蓄车位 .5 2.6到车位 ..6 2.7发车位. 6 2.8有效车位数 6 2.9候车区 .7 2.11回车道. .7 2.13停车坪. .7 2.14车行通道转弯半径 ..8 2.15出入口路缘石转弯半径. .8 2.16梁底净高 ..8 2.17使用净高.. ..8 2.18车辆运行区 .8 2.19乘客服务区. .9 2.20站务管理区 .9 3建设内容 10 3.1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建设区域包括车辆运行区、乘客服务区、站务管理区等.
01 3.2规划批复建筑面积大于1500㎡”(含)的配建公交首末站应设置充电设施:小 于1500m的配建公交首末站可设置充电设施.
12 3.3设置充电设施的配建公交首末站,应同步设置充电桩建所需的电力设施设备, 包括公用开关房、变配电室(含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成套配电系统),预留 必要的线缆通道以及安装检修空间,不包括充电桩终端本身(充电桩终端由接收 单位组织建设).
..12 3.4乘客服务区卫生间设置: ..12 4空间布局.. .13 4.1配建公交首末站选址 .13 4.2平面布局. .13 4.3立面布局. ..17 5设施设置要求.. ...19 5.1车辆运行区 61 5.2乘客服务区 30 5.3站务管理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