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50.40 CCS H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29-2023 代替GB/T26029-2010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Nickel cobalt manganese ternary posite oxide 2023-11-27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02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029-2010《镍、钻、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与GB/T26029-2010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产品化学式(见4.1,2010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产品牌号命名规则(见4.1,2010年版的3.1); c)增加了产品代号命名规则(见4.2): d)更改了产品化学成分中主元素镍、钻、锰的含量指标,增加了镍钻锰合量的指标(见5.1.1,2010 年版的3.3); e)更改了产品化学成分中对杂质元素含量要求:其中删除了Cl、Si含量要求,增加了Cr含量指 标要求,更改了Na、Ca、Mg和SO²含量要求(见5.1.2.2010年版的3.3); f)更改了产品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激光粒度(D)和比表面积要求(见5.2.2010年版的3.4): g)增加了产品磁性异物要求(见5.3): h)更改了产品水分含量要求(见5.4,2010年版的3.3); i)更改了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见5.5,2010年版的3.5); j)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4章): k)更改了组批规则(见7.2.2010年版的5.2): 1)更改了检验项目(见7.3.2010年版的5.3): m)更改了取样与制样的规定(见7.4,2010年版的5.4); n)更改了检验结果的判定规则(见7.5,2010年版的5.5): 0)更改了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要求,剩除了质量证明书,增加了随行文件(见第8章,2010年 版的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华友新能源科技(衢 州)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中伟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新材料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涛、朱用、袁超群、陈磊、沈枭、王梁梁、徐伟、沈震雷、白立雄、刘玮、魏琼、 张坤、余海军、李长东、阁硕、朱健、张海艳、王学飞、丁冬久、吴川眉、曹维琴、李佰康、褚风辉.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 26029-2023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镍钻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的牌号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镍钻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GB/T1958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6300-2020镍钻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GB/T4170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 JY/T0584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通则 YS/T928.3镍、钻、锰三元素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镍、钻、锰量的测定电感稿合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928.5镍、钻、锰三元素氢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质谱法 YS/T1006.1镍钻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镍钻锰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3术语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牌号和代号 4.1牌号 产品化学式为Ni Co Mn-- O.(其中xy<1 1≤:≤2-x). 产品的牌号由大写字母 NCMO及6位数字构成,N代表Ni,C代表Co,M代表Mn,O代表氧化物,前两位数字代表镍元素物 质的量分数,中间两位数字代表钻元素物质的量分数,后两位数字代表锰元素物质的量分数. 如果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