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40 CCS A 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988-2023 多源遥感影像网络协同解译 Specification for network collabo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2023-09-07发布 2023-09-07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2988-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数据源 4.2 解译内容及精度 4.3 解译成果 4.4 作业环境配置 4.5 岗位配置 5流程 5.1 网络协同解译流程 5.2 生产准备 5.3 工程生成 5.4 协同作业任务生成 5.5 任务分配 5 6 任务领取 5.7 协同解译作业 5.8 同步检查 6方法 6.1 多源数据协同 6.2 协同解译任务划分 6.3 交互解译 质量检查 7成果质量检查 7.1 检查原则 6 7.2 逻辑关系检查 7.3 精度检查 8成果整理与归档. 10 8.1成果整理. 10 8.2成果归档 10 参考文献 11
GB/T 4298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二地理信息制图院、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 感院、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武汉兆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武汉汉达瑞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涛、顾海燕、杨懿、韩颜顺、段敏燕、王军、季顺海、丁勇、李若、黄青伦、杨继文、 高鹏、屈颖、周兴霞、陆涛、程若奇、李鹏、胡翔云、戴芳、武俊红、刘锦、李小凯、马旭、曹银珑.
GB/T 42988-2023 多源遥感影像网络协同解译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源遥感影像网络协同解译的基本要求、流程、方法、成果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 归档.
本文件适用于多人多机网络协同环境下地表覆盖等多要素地理信息解译生产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927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影像解译image interpretation 运用专业知识从遥感影像上提取解译目标儿何、属性、时间等特征信息的过程.
3.2 网络协同networkcollaborative 在统一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按照既定分工或流程,在相互操作结果彼此可见条件下,多人、多机按照 任务指定区域或目标配合作业,共同完成解译工作的过程.
4基本要求 4.1数据源 数据要求如下: a)多源数据应整合遥感影像、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各类历史解译成果数据和专题分析成果数据: b)数据应具有统一坐标体系,经过空间配准: c)遥感影像应完整覆盖整个作业区域; d)按照解译任务目标及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或整合不同空间、时间、波谱、辐射分辨率的多源遥 感影像.
4.2解译内容及精度 根据项目要求,应兼顾解译成果的几何精度与属性精度.
GB/T 42988-2023 4.3解译成果 4.3.1格式及命名 数据格式可采用通用商业软件的数据格式,成果数据命名格式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a)区域名称和代码: b)要素类型.
4.3.2空间参考 空间参考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如采用其他平面坐标系统,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 联系.
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采用其他高程基准,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
4.4作业环境配置 4.4.1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主要包括:同一网络中的服务端和客户端应根据项目作业规模、协同参与人数、分工作业 场景进行相应地配置,系统应具备完备的身份认证、作业控制与管理追溯机制.
服务端功能要求如下: a)解译工程应规划并设计,作业分工与流程应配置,协同消息应接收、转发、存储与备份: b)解译成果数据应存储与备份: c)任务信息与任务数据应自动匹配并推送,作业区域、作业对象类型或作业对象个体编辑权应配 置,超接边依从关系可设置; d)支持多人、多客户端协同作业,项目管理员、解译作业员与质量检查员、作业指导员与一般作业 员作业角色应按需配置,作业区域、作业对象类应监控,作业过程应记录,作业成果防纂改; e)协同解译冲突应自动发现、主动提示、消除、追溯.
客户端要求如下: a)支持协同解译任务管理,实现一人一机一作业的强关联; b)协同流程应浏览及监视; c)应配置人机交互方式: d)作业应能分享交互.
4.4.2作业模式 网络协同解译工作基于服务端十客户端模式,在同一安全域内具有服务端处理能力和客户端的实 时交互能力,为满足作业复杂性或作业效率要求,可对客户端做必要的功能增强,具体要求如下: a)服务端应负责整个系统的计算、消息通信、冲突处理等作业环境支撑,负责解译相关数据(原始 数据、中间成果、最终成果等)统一存储与管理: b)客户端应负责多人、多机协同作业的人机交互,同时支持任务管理、协同解译与同步检查、群体 会商、培训练习或典型示范操作.
4.4.3网络环境 a)客户端数据缩放/平移响应时间优于0.5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