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13 ICS 29.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48.7-2007 代替 GB/T 3048.7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耐电痕试验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 cables and wires- Part 7:Tracking resistance test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插等,.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专用,此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ps://std..cn 2007-12-03发布 200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48.7-200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设备 5试样制备 6试验程序 7试验结果及评定 8试验记录
GB/T 3048.7-2007 前言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分为14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第3部分:半导电橡塑材料体积电阻率试验: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第7部分:耐电痕试验;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一第11部分: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一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 第14部分:直流电压试验; 一第16部分:表面电阻试验.
本部分为GB/T3048的第7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3048.7-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耐电痕试验》.本次修订按照 本部分与GB/T3048.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英文名称改为“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 cables and wires Part 7 : Tracking resistance test"; -本部分的总体结构和编排按GB/T1.1-2000进行了修改: 1)第1章为”范围”(1994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2)第2章为"规范性引用文件”(1994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3)第3章为"术语和定义”(1994年版无;本版的第3章); 4)第4章为“试验设备”(1994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4章): )( 6)第6章为“试验程序”(1994年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6章): 7)第7章为”试验结果及评定”(1994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8)第8章为“试验记录”(1994年版无;本版的第8章);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1994年版无;本版的第3章): 在第4章“试验设备”中作了下述修改: 1)增加对试验设备快速保护的要求,删除了保护电阻(1994年版的3.1,图1;本版的4.2.1, 图1); 2)增加了对电压测量装置的要求(1994年版无;本版的4.2.2); 一在第5章“试样制备”中补充了常用的制备方法(1994年版的4.3;本版的5.3); 一在第6章“试验程序”中作了下述修改:
GB/T 3048.7-2007 1)补充了喷雾速度(1994年版的5.2;本版的6.2); 2)将喷雾周期整合纳入本章(1994年版的6.2:本版的6.2); 增加第8章“试验记录”,规定了试验记录应记载的具体内容(1994年版无;本版的第8章).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万树德、余震明、夏凯荣、朱中柱、金标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48.7-1983.GB/T3048.7-1994.
GB/T 3048.7-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耐电痕试验 1范围 GB/T3048的本部分规定了耐电痕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程序、试验结果 及评定和试验记录.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电线电缆耐受在污秒条件下因表面漏电引起电痕迹而造成损坏的能力.
不按本部分规定的污移条件得出的结果,不能与按本试验方法所得试验结果相比较.
本部分应与GB/T3048.1一起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04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048.1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3048的本部分.
3. 1 漏电痕迹track 在规定试验条件,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和电解液的联合作用下,其表面逐渐形成的导电通路叫漏电痕迹.
3.2 电痕化tracking 形成漏电痕迹的过程称为电痕化.
4试验设备 4.1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
1--试样: 2--试验变压器: 3--电流测量仪表.
图1测试系统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