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目录 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 设计质量 2.3 5 DESIGN SPECIFICATION PROJECT DRAWINGS DESIGN QUALITY 2.3.1总体说明 2.4.1建筑效果图纸 2.5.1设计质量、进度编制方案及要点 2.3.2设计说明 2.4.2总平面图纸 2.5.2EPC发包人要求编制要点分析 2.3.3工程造价估算 2.4.3设计分析图纸 2.5.3已完成EPC发包人要求的项目案例 2.4.4建筑设计图纸
2.3设计说明 DESIGNSPECIFICATION 2.3.1总体说明 2.3.2设计说明 2.3.3工程造价估算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设计总说明 建筑总体与环境呈现不同的界面关系,具体来说西地块南区是校园的主入口,注 重一个庄重大气的前区形象,因为布局上前区以行政综合楼,报告厅和图书馆三者围 绕而成,是比较公建化的建筑体量.
西地块的北侧则是连续的实训组团,向外界展示 2.3设计总说明 自身的校园特点,西侧的界面为体育馆和一圈休息檐廊,为内部室外场地提供便捷的 2.3.1总体说明 同时也成为整个沿着西侧界面的舒展沿街形象.
东地块为生活区,学生宿舍考虑通风 (1)设计依据 采光的效果采用单廊式六人间,在该地块的西北侧因为有拟建的垃圾房,宿舍退让该 关于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温发改审 (2021)82号 部分距离超过50米,同时,通过景观和绿坡等遮挡要素来实现两者之间的物理隔离.
教工宿舍位于地块的南部,相对独立,且体量高起,作整个宿舍区的一个控制点.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招标文件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设计任务书 2.3.2设计说明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项目建议书(预可研) (1)总平面设计说明 1)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概况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规划条件 瓯江口浅滩一期F-01-02b F-01-12a地块红线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程位于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F-01-02b和 F-01-12a两个紧邻地块内.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32074平方米,约197.934亩:总建 温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温市规(2017)127号 (2)方案总体构思 校园方案构思从学生的使用为基本出发点,规划布局以校园综合体为核心,最切 4000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容积率为0.81,总投资约8.4亿元, 实的满足学生行为模式和使用需求.
教学和实训之间联系紧密,各个学院和公共教学 建成之后将满足3660名学生的使用需求.
该项目用地均为围海造地,地势平坦.
F-01-12a地块内目前为空地,长满杂草, 之间步行不超过两分钟,保证学习活动高效进行,减少学生上下课之间的行走距离.
宿舍片区位于东地块,相对独立,和西校区中间通过过街天桥联系,方便有效.
部分为水域,南临温州技师学院(已基本建设完成).
F-01-02b地块内当前为混凝土 建筑造型中正大气,体量舒展,不追求夸张怪异的造型,力求体现实训类技校的 临时搅拌站,除搅拌站外均为多层建筑,易于迁建他处,地面基础建设条件较好好, 独特特征.
考虑到整个项目成本可控的原则,建筑外墙材料采用涂料为主,部分重点 北侧的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已建成使用,东侧地块空置,总体项目地块建设条 区域如行政楼,报告厅及图书馆采用金属幕墙,增加建筑的标识度,这个校园以浅色 件良好.
为基调,深色为基座,同时点缀些深红,呈现一幅符合地域审美以及建筑类型的当代 2)项目分区块 职校类建筑风貌.
项目分东西两个地块,东地块主要为住宿部分,西地块为教学,公共及运动区, 本次项目一次建设,确保其功能的完整性.
建筑功能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为特色,体现出有别于普通中小学的独特性,功 能分区西地块南侧为公共区,分别为报告厅,行政综合楼及对景校园综合体的图书馆, 3)环境与绿化设计分析 中部为教学最核心的普通教学和公共教学部分,北侧为实训学院组团,东侧食堂,西 设计尽可能的营造更加丰富的半室外及室外空间,营造建筑与景观环境的一体化, 北侧体育馆,东地块为生活组团,包含学生宿舍及教工宿舍.
景观不纯粹作为观赏性的需求,而是更多的考虑人和景观之间的互动,使之成为可进 环境景观:营造符合实训类学校的景观环境,不过分强调观赏性景观,更多的是 入参与性的景观场所,亲水平台,室外草坪都将成为学生课余活动的理想去处,同时, 注重景观小品的设计,成为校园内的打卡点.
考虑人的使用和进入性景观,在内部打造一条婉蜓的浅水系,给校园提供灵动的一面, 亲水平台,室外草坪都将成为学生课余活动的理想去处.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 Design of Wenzhou second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景观设计总体上遵循前区规整大气,匹配其开放气势的前区建筑形体,后区教学, 另外,在地下室结合下沉庭院组织有学生接送空间,周末来临之时可通过两个车库出 生活花园庭院则自由灵动,符合学生的休憩使用需求.
入口组织一进一出的接送路径,减缓对于城市道路的接送压力.
4)道路和广场布置、交通分析、停车场地设置、总平面无障碍设施等 2)空间构成及剖面设计 校园除了室外运动场之外设置消防环道,校园内部除了必须的消防车道之外,其 前区报告厅建筑高度为14.8米,其中观众厅层高14.5米,兼顾小型演出的需求, 他均为人行空间,实训部分考虑货车的进出及停靠,行政培训楼及艺术楼室外这只临 门厅及一层附属用房层高5.4米,部分通高空间层高14.5,行政综合楼九层(十层为 时车位,满足访客的需求.
主要的停车位于地下,校园的地库出入口位于东入口及南 屋顶构架),建筑高度45.6(含屋顶构架),其中一层层高5.4米,二层裙房层高4.8 入口附近,车辆可以就近下到地下,保证内部不被车行干扰.
米,高层塔楼每层层高4.2米.
教学综合体五层,建筑高度22.5米,其中一层层高5.4 在室外及主要单体室内通道设置指引标志、呼叫按钮、通讯、音响及盲道等设施, 米,二层及以上层高4.2米.
实训组团四层,建筑高度18.3米,一层层高5.4米,二 组成无障碍信息服务.
地面和地下室均按规范要求配置无障碍车位.
总计十个无障碍 层及以上层高4.2米.
食堂共三层,建筑高度16.5米,一层层高5.4米,二层及以上 车位,满足不小于总停车数1%的要求.
为5.4米,体育馆建筑高度17.7米,一层层高为5.4米,二层为12米.
住宿区学生 报告厅设置无障碍座席.
超过300座不应少于0.2%且不小于两个,设置两个坐 宿舍七层,建筑高度27.3米,一层层高5.4米,二层及以上为3.6米,教工宿舍共八 席.
层,建筑高度30米,一层层高5.4米,二层及以上层高三米.
地下室层高为5.1米.
无障碍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宜小于1.8m,门洞的净宽度不宜小于900mm,出入口宜 3)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中正大气,体量舒展,不追求夸张怪异的造型,力求体现实训类技校的 文选层按钮,三壁上应设高850mm~900mm的扶手等.
独特特征.
考虑到整个项目成本可控的原则,建筑外墙材料采用涂料为主,部分重点 每个大型单体和内部组团至少设置一个无障碍卫生间,设计面积不应小于4㎡, 区域如行政楼,报告厅及图书馆采用金属幕墙,增加建筑的标识度,这个校园以浅色 且设置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回转空间.
为基调,深色为基座,同时点缀些深红,呈现一幅符合地域审美以及建筑类型的当代 5)竖向设计 职校类建筑风貌.
整个场地相对平整,无明显高差,通过一道连廊体系建立两个地块以及各建筑组 4)采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及技术 团之间的联系,在保证上部平台通人的同时,下部作为一整个遮蔽风雨的连廊为师生 建筑材料遵循合理实用的原则,在建筑投资范围之内力求实现最为理想的材质组 提供便捷.
合,校园整体采用浅色的高级涂料,基座部分采用深色的面砖,营造出比较适宜地方 (2)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特征的色调,同时考虑到校园的丰富性,增加深红色铝板以及面砖点缀在建筑组团中, 1)平面布局、功能分析、交通流线 亮色不经意间点缀在建筑中,为整个淡雅基调平添一些活力.
建筑整体布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切功能均以学生的使捷性为出发点, 5)人防地下室 教学综合体包含主要的普通教室还有公共教学功能,围绕这个核心的一圈是实训教室, a.建筑部分 食堂,报告厅,行政楼以及体育运动区,合理的体现了教学的核心位置,住宿位于东 本工程人防地下室位于西地块南区,主要作为战时人员掩蔽部,抗力级别为甲类6 侧地块,自成一体,通过过街天桥和西地块连接,宿舍区过街天桥就近和食堂有直接 级.
总人防面积4756平方米,设为三个单元.
为充分结合平时使用功能及防火分区的 联系,方便学生的就餐.
流线组织上车行均位于校园的外围,地库也均从车行入口进 划分,将平时汽车库转换为战时人员掩蔽部.
防护单元划分抗爆单元,抗爆单元之间 来就近进入地下车库,内部均为步行体系,围绕教学实训区中间的花园更是重点打造 设抗爆隔墙与抗爆挡墙,平时通往室外的汽车坡道等门式封堵,人员进出通过战时人 宜人的步行体验,通过水系,平台,绿化以及廊桥等元素的组合,让其极具校园特色.
员出入口.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 Design of Wenzhou second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