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3.060.30 CCS V80/89 团 体 标 准 T/CAOE58-2023 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传输服务质量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ransmission service quality of satellite marine emergency munication system 2023-06-26发布 2023-06-26实施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传输服务质量要求. 4.1服务对象和业务类型, 4.1.1服务对象.. 4.1.2业务类型.. 4.2传输服务质量总体要求. 5传输服务质量框架. 5.1传输服务质量服务模型.. 5.2传输服务质量服务等级协议.
6传输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6.1终端及业务优先传输服务质量保障 6.2终端MIR/CIR功能保障 6.3云传输服务质量保障,
T CAOE58-2023 前言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天天绘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权、金亮、袁丽、李元洁、陈旭琼.
T CAOE 58-2023 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传输服务质量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传输服务质量规范,内容包括传输服务质量要求、传输服务质 量框架和传输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薄洋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3218-2017智能型通信网络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服务质量(Qos)管理要求 GB/T36325-2018信息技术云计算云服务级别协议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 1 卫星通信信道资源Satellite municationchannelresources TDMA系统中为时隙个数,FDMA系统中为载波和带宽大小.
3. 2 网络段network segment 卫星通信系统中基于自定义策略的内部网络分段.
3. 3 卫星通信传输服务质量Quality of satellite munication transmission service 定义终端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卫星信道资源分配保障策略.
资源分配优先级,根据终端站优先级 和业务流优先级划分为不同权重的队列,根据权重比例分配信道资源,分为1至16级.
4传输服务质量要求 4.1服务对象和业务类型 4.1.1服务对象 渔政管理、海洋开发、海洋运输、海洋综合感知、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科学考察、海上搜救等活动 的应急通信服务需求.
4.1.2业务类型 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视频会商、内容服务等通信业务.
4.2传输服务质量总体要求 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传输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传输服务质量要求.
a)提供应急系统优先级保障机制:针对卫星海洋应急系统中不同的业务类型实现终端传输服务质 量业务和终端MIR(最大信息速率)/CIR(承诺信息速率)配置,保证各类业务的服务质量.
1)支持业务优先级的传输服务质量保障,语音、视频、图片、文件等各类业务均支持传输服 务质量精细化优先级配置,配置等级不低于4种.
2)支持终端优先级传输服务质量保障,不同用户终端应设置不同传输服务质量等级,支持不 少于4种终端传输服务质量优先级.
3)支持终端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混合使用,通过精细化传输服务质量优先级权重划分,至少 支持16种传输服务质量优先级保障.
T CAOE 58-2023 b)支持云传输服务质量保障功能: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网络支持云化功能,统筹多系统可用资源、 终端用户和业务类别,实现跨系统传输服务质量保障.
c)传输服务质量可管理性:针对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中不同的业务和用户需求,必要时根据业 务变化进行传输服务质量优先级修改.
5传输服务质量框架 5.1传输服务质量服务模型 在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中,需要同时在系统中使用传输服务质量机制,本文件通过多种条件灵活 地对业务流进行分类,采用区分服务模型,实现可扩展的、状态无关的传输服务质量体系结构,具有层 次化结构和总体集中式控制策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通用性.
5.2传输服务质量服务等级协议 在卫星海洋应急通信系统中,根据优先级类型设置不同的容量等级,对应一个保证带宽和一个峰值 带宽,即MIR(动态变化的给定时刻的带宽资源上限)/CIR(终端站的最小分配带宽阔值),传输服务 质量基于终端站优先级、终端站MIR最大值和网络负载情况为每个终端站实时计算瞬时MIR值.
网管中心在处理终端站的业务时,如果带宽出现争用情况,将首先检查站点的优先级,如果当前发 送业务的站点的优先级比较高,系统将自动缩减正在运行的其他低优先级站点的业务传输的带宽,释放 出带宽并分配给高优先级站点.
此外,终端站内部进一步划分业务流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配置业务转发队列.
终端站进行业务传输时首先申请系统带宽资源,并根据所传输业务的动态变化更新带宽请求,在每 个带宽请求中包括终端站优先级、业务流优先级和CIR值.
网管中心基于收到的终端站资源请求来 进行带宽资源分配.
传输服务质量保障资源配置时采取以下顺序: a)首先,为每个终端站的CBR(恒定比特率)和VOIP业务分配资源: b)然后,根据终端站的最低信息速率CIR分配资源: c)其他资源请求根据终端站优先级和业务流优先级划分为不同权重的队列,根据权重比例分配剩 余的资源,如图1所示.
CBR:和VoIP营宽需求 CIR带宽需求 网管中心16条机重队列配置 金障小站 小站组1 钢牌小站 铜牌小站 (是力面为服务) 铁牌小站 小站组?
图1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 6传输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6.1终端及业务优先传输服务质量保障 为实现业务的传输服务质量保障提供更高的灵活性,本文件采用队列调度机制,关联传输服务质量, 支持基于IP五元组的业务分类及队列调度优先级配置,用户和业务都包含四个优先级,具体优先级级 别见表1和表2.
表1业务优先级权重 序号 业务优先级 权重值 1 最高 8 2 高 4 3 中 2 4 低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