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240 CCSF 2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148-2023 代替DL/T1148-2009 电力电缆线路巡检系统 Patrol inspectionsystemforpower cables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1148-2023 目次 前言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4.1一般要求 4.2开放性 2 4.3 安全性 2 4.4 智能性 2 4.5可扩展性 2 4.6稳定性 -2 4.7可靠性 -2 4.8易维护性和替代性 5巡检方式 3 6逗检策略 6.1执行规定 3 6.2巡检内容 3 6.3智能巡检要求 7巡检系统技术要求 4 7.1通道视频监控装置 4 7.2轨道式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 4 7.3电缆隧道环境监测系统 4 7.4多旋翼无人机. 4 7.5电缆线路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5 8巡检数据处理 5 附录A(资料性)电缆线路主要巡检内容及缺陷描述
DL/T 11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1148-2009《电力电缆线路巡检系统》,与DL/T1148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3.2巡检平台、3.3管控平台的定义,并提出相关要求; 一增加了4.3.2巡检平台关于多旋翼无人机、机器人的相关要求; 一增加了4.4.4管控平台关于数据分析、管理、挖掘、应用等功能软件相关要求; -修订了3.1巡检系统的定义; 删除了原3.2巡检后台、原3.3巡检终端的定义及相关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电网设备智能巡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4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广东电网佛 山供电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峰、陈浩、朱凌、周华敏、彭炽刚、李端姣、李雄刚、宋禹飞、周强辅、 李国强、蒙华伟、张虎、余欣、孙廷玺、何泽斌、罗智奕、周冷紫、缪钟灵、刘云根、郭圣、孙文星、 郭锦超、林俊省、廖建东、王年孝、郭启迪、陈赞、王丛、徐健儿.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DL/T1148-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1148-2023 电力电缆线路巡检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电缆线路巡检系统的总体要求、巡检方式、巡检策略、巡检系统技术要求和数据 应用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力电缆线路巡检系统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应用,不包括海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271信息技术词汇(ISO/IEC2382,EQV)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DL/T125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DLT1278海底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DL/T1636电缆隧道机器人巡检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和GB/T52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巡检系统patrolinspection system 对电力电缆线路巡检业务及相关装备、巡检数据进行管理和应用的专用系统,包括巡检装备、巡检 平台、管控平台三大部分.
3.2 巡检装备patrolinspection device 电力电缆线路人工巡检工具和智能巡检装备,包括可见光照相机(摄像机)、红外测温仪、钳形电 流表、万用表、有害气体检测仪、正压隔绝式逃生呼吸器、对讲机、移动PDA等.
3.3 管控平台management andcontrol platform 用于存储、综合分析巡检数据和相关设备数据,并对照遥检策略,对巡检工作实现闭环管控的信息 化工作平台,包括数据分析、管理、挖掘、应用等功能软件,具备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工况分析、载流量 校核、风险评估、防灾预警等智能功能.
4总体要求 4.1一般要求 为提升电力电缆线路的巡检技术水平和运行可靠性,本系统应用先进的巡检平台和逗检装备,利用 1
DL/T1148-2023 前沿智能巡检作业管控平台,实现对电力电缆线路设备及附属设施、通道的智能巡检全流程闭环管控, 提高巡检质量和效率,满足电力电缆线路的实际运维需求.
4.2开放性 4.2.1巡检平台、巡检装备和数据系统应采用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和技术.
4.2.2遇检系统软件应兼容大型数据库系统,具备云备份和本地备份功能:应可以在数据和流程上与现 有的企业信息系统连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
4.2.3巡检装备所使用的硬件产品应是通用的、可互换的.
4.2.4巡检系统应提供开放的接口,以便和其他系统对接.
4.3安全性 4.3.1巡检系统软硬件均应采用符合GB/T22239和GB/T36572安全性要求.
4.3.2巡检用无人机、机器人必须经过航空、公安等专业的安全性评估,严禁非法飞行和无照飞行,遇 检作业须落实安全措施.
4.3.3巡检装备及检测工具安全,按期进行安全性检查.
4.3.4管控平台安全应满足要求: a)巡检软件的电网生产信息应在内部安全区域内使用,巡检数据符合GB/T22239和GB/T36572 的相关要求; b)巡检数据应采取加密、接口传输等安全手段来保证信息的安全,保护信息不被非法截获或非法 修改: c)用户必须通过身份验证才能使用逗检系统数据: d)只有经过授权的巡检工具才能够和巡检后台交换资料.
4.4智能性 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据、装备智能管控等领域智能技术,以保证满足未来业务需求.
4.4.2隧道机器人、多旋翼无人机等巡检平台应具备RTK精确定位功能,具备智能控制单元.
4.4.3巡检装备均应定期进行精度校验,并具备与巡检平台对接的功能.
4.4.4管控平台中巡检装备智能控制、巡检数据采集现场作业、巡检数据智能分析挖掘等软件应互相保 留数据接口,实现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无缝对接:应有数据化的输出功能,有条件宜具备边缘计算功 能并能与后台实时对接,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功能.
4.5可扩展性 管控平台应兼容大型数据库系统,具备云备份和本地备份功能:应可以在数据和流程上与现有的企 业信息系统连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应提供开放的接口,以便和其他系统对接.
4.6稳定性 4.6.1巡检平台应有良好的稳定性,对于用户的误操作应能自纠正:应能适应使用地的气候和其他环境条件.
4.6.2巡检装备控制及数据分析应用软件应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少于3年,保证长 期不间断稳定运行.
4.7可靠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