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80 CCSF10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356-2023 海上风电场重大危险源辨识规程 Identification regulations for major hazard sources of offshore wind farm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11356-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象和内容 6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7重大危险源管理 2 附录A(资料性)海上风电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源辨识 3 附录B(资料性)海上风电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源辨识 附录C(资料性)海上风电场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危险源辨识 附录D(资料性)海上风电场安全管理缺陷危险源辨识 附录E(资料性)安全检查表法 附录F(资料性)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9 附录G(资料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0 附录H(资料性)作业条件-管理因子危险性评价法 12 附录1(资料性)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8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NB/T 113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运行维护分技术委员会(NEA/TC1/S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源电力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智、常思哲、智高杰、高庆丛、张学礼、林桑、杨东辉、程海锋、张鑫凯.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ⅡI
NB/T 11356-2023 海上风电场重大危险源辨识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上风电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内容、方法和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建设、运行、检修阶段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上风电场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 sources ofoffshorewindfarm 海上风电场建设、运行阶段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及严重伤害、财产严重损失、环境严重破坏或这些情 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基本要求 4.1海上风电场危险源辨识应覆盖电场的全部设备、设施场所,包括海上风电场的测风塔、风力发电机 组、风机基础、海上(陆上)升压站及附属设施、施工平台、海缆和参与建设及运维的各类船舶等.
4.2海上风电场重大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 全管理缺陷等.
4.3海上风电场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及时掌握危险源状态和变化趋势,实时更新危险源等级, 并根据危险源状态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4.4海上风电场应定期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发布、登记建档、备案和监 控,并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
5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象和内容 5.1海上风电场在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海上运输、沉桩施工、大件吊装(拆除)、海缆敷设施工、大型 平台(临建)设施安装(拆除)、水下施工、风机检修等作业时,宜列为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估对象进行 辨识.
5.2重大施工(检修)方案和施工(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估对象进行辨识.
5.3海上风电场中大型作业船舶或辅助船舶(包括但不限于平台船、起重船、拖轮、锚艇、运输船、海 缆船等)、运维母船等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估对象进行辨识.
5.4海上风电场运行期间风机频繁震动、风机机舱等有限空间作业、倒闸操作等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 评估对象进行辨识.
5.5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作业应列入重大危 1
NB/T11356-2023 险源重点评估对象进行辨识.
5.6海上风电场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按照GB18218的规定执行.
5.7海上风电场危险源辨识内容可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 全管理缺陷等四个方面进行划分,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缺陷按海上风电作业特点汇总辨识,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按作业活动和区域进行辨识.
各分类具体危险源及可能造成的 事故后果参考附录A~附录D.
6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6.1海上风电场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管理因 子危险性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并开展危险性等级 划分,识别重大危险源.
6.2不同阶段、层次应采用相应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不同评价方法相互验证.
6.3安全检查表法列出危险因素,组织专家根据安全检查表打分,辨识危险程度,综合判断海上风电场 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
安全检查表法及其适用范围见附录E.
6.4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用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 提出可靠的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及其适用范围见附录F.
6.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称LEC法,根据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L(发生事故或危 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后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值, 综合判断风电场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及其适用范围见附录G.
6.6作业条件-管理因子危险性评价法简称LECM法,是在LEC法的基础上增加M(管理因子),更易 操作.
作业条件-管理因子危险性评价法及其适用范围见附录H.
6.7层次分析法按照风电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性质分为若干层次,根据层次确定辨识因素,最后通 过综合评价指标确定风电场危险源的危险等级.
层次分析法及其适用范围见附录1.
7重大危险源管理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对危险源进行重新分析,识别重大危险源: a)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改变时: b)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时: c)实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生产条件变更时; d)事故、事件、不符合整改要求时; e)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或者主要原材料、施工工艺或关键设备设施发生较大变化时; f)气候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g)其他可能影响安全风险状况的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