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PPC 43-2024 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与评价指引.pdf

2024,43,CEPPC,pdf,指引,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7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号27.015 1 S 困 体标 准 T/CEPPC43-2024 发展促 力 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与评价指引 Guideline f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valuation ofgreen electricity 口 consumption Y CEPPC 2024-12-24发布 2024-12-24实施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发布
T/CEPPC 43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绿色电力 3.2市场成员 3.3温室气体排放 3.4信息披露 4.基本原则 4.1追溯性. 4.2准确性. 4.3透明性 4.4一致性. 5.披露流程 6. 基本信息 获取途径 6 8. 潮源方式 6 9. 消费核算.. 9.1核算要求 9.2核算方法 9.3计算要求 8 9.4计算方法 10.质量评价 10 10.1评价要求 10 10.2评价方法 10 11.应用... 11 11.1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11 11.2零碳电力消费 11 12.披露.... 11 12.1绩效披露.. 11 12.2零碳电力消费声明. 12 附录A(资料性)国际与国内绿电获取途径一致性分析 13 附录B(规范性)绿电消费质量评价 15 附录C(资料性)储能外送情形 17 附录D(资料性)绿电消费目标设定 18 附录E(资料性)绿电消费质量评价报告. 19 附录F(资料性)基于核电的零碳电力消费 20 附录G(资料性)基于绿电生产的零碳能源 21 附录H(资料性)其他购电情景下的绿电消费说明 22 参考文献. 23
T/CEPPC 4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归口并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 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 限公司、浙江正泰售电有限公司、邵阳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中国三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 公司广州供电局、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西门子 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CL光伏 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商道纵横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浙江综 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南网碳资产管理 (广州)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北京绿电绿证技术服务中心、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IEC 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湖州职业技术学 院、北京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服务协会、北京玻钢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出海管理咨询(北京)有限 公司、联纵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南京旗云中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琅润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纳 威碳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函韵、陈家乾、曹原、徐定华、姚金佳、万福军、汪燕、马辉、杨奇峰、 陈丽纯、张亭迪、王峰、张虎、孙浩、梁叶、刘扬、王涛、陈丽萍、黄继华、刁晓波、辛世金、詹玖 远、陈凯铭、王红芳、李京、吴静文、陈中维、谢宝江、于洪利、胡梦锦、丰志财、葛巍、徐健健、 陈浣秀、赵军、李沁怡、罗理鉴、赵晓凤、林紫菡、黄杨珏、周春丽、林溪桥、王清源、许铭、李琳 鳞、张伟、章婉霞、闫军、王雅珊、张琪、李文杰、李海峰、汤金平、粮昶志、晏小卉、翟宇博、张 效声、聂俊军、张辰达、纪然、李昭廷.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北京西城区白
T/CEPPC 432024 引言 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低碳行动,支持各类电力用户绿色电力消费,并提升绿色电力消费质量, 本文件提供溯源、核算、应用和披露指引,制定了绿色电力消费质量评价方法,以帮助组织满足典型 信息披露需求,促进各终端场景更多地参与绿色电力消费.

国际有关绿电消费相关术语与分类方法与国内存在诸多差异.

面对日益丰富的国内绿色电力获取 方式和消费场景,包括自建光伏发电设施、签订中长期绿色电力协议、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尚缺少 认定各类绿电获取方式或追溯绿电消费信息的规范,难以满足电力用户设定并实现中长期绿电消费目 标、开展绿电消费相关的信息披露并满足国内外相关标准要求,例如“全球运营环境信息披露平台” (CD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SSB)有关组织可再生能源消费数量和凭证信息披露的规范性、透 明度要求.

此外,针对日益增长的通过增加绿电消费而降低组织碳排放的需求,缺少针对中国绿电获取方式 与消费场景、符合通用温室气体核算规范的零碳电力消费认定规范,缺少体现不同绿电获取方式对新 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系统脱碳边际贡献与可靠性的绿电消费质量评价体系.

为填补空白,满足上述典型需求,本文件提供了绿色电力消费潮源与核算、绿色电力消费质量评 价、绿色电力应用以及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指引四项主要内容: 取途径、潮源方式,以及核算与计算要求和方法.

一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旨在定义高质量绿色电力消费的特征.

参考RE100(百分百可再生电力倡议) 标准,设定适合国情的绿色电力消费的质量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

鼓励组织开展高质量的 绿色电力消费,同时应对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对组织绿色电力消费类型的要求.

一绿色电力消费应用旨在提供绿色电力的碳排放计算指引,包括参考对齐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GHGProtocol)制定的绿色电力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应用、基于绿色电力的零碳电力消费认定应用, 以及基于绿色电力生产的零碳能源认定应用.

一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指引旨在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并规避潜在风险.

参考ISSB等披露标准, 制定了包括绿色电力消费绩效、基于绿色电力的零碳电力消费和零碳能源声明的相关披露要求.

I川I
T/CEPPC 432024 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与评价指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电力消费的溯源和核算方法,制定了绿色电力消费质量评价方法,明确了基于 绿色电力的零碳电力消费要求,为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用户开展绿色电力消费信息披露,以及评价机构对电力用户的绿色电力消费开 展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友展 GB/T31464-2022电网运行准则 T/CCAA96-2024企业碳信息披露与评价规范 ISO IWA 42:2022 净零指南 (ISO IWA 42:2022 Net Zero Guidelines) ISO14064-1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Greenhouse gases - Part I: 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ISO14068-1气候变化管理-向净零过渡-第1部分:碳中和(Climate changemanagement一 Transition to net zero -- Part I: Carbon neutrality) 算与报告标准(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 A Corporate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 世界自然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范围2 指南(Greenhouse Gas Protocol Scope 2 Guidanc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电力 3. 1. 1 绿色电力(绿电)greenelectricity 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定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包括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 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 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所生产的全部电量.

注:绿色电力类别遵循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交易实施细则中的规定.

[来源:《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 3. 1. 2 零碳电力消费zero-carb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指根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电力用户(3.2.2)应用基于市场的方法(market-based)计算其外购电 力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3.3.3)时,电力排放因子可计为0的电力消费,包括但不限于绿色电力消费.

零碳电力消费还包括电力用户(3.2.2)通过自发自用(3.1.4)方式生产并使用的绿电(3.1.1)的情形.

注1:基于市场的计算方法(market-based),允许电力用户按照其外购电力的特定来源,包括电力属性证书等方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