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RS 0029-2024 综合能源系统信息模型技术指引.pdf

0029,2024,CERS,pdf,指引,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37
文档大小:695.8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9.020 CCS F 20 团 体 标 准 T/CERS0029-2024 综合能源系统信息模型技术指引 Technical guidance f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nformation model 2024-03-31发布 2024-03-31实施 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
T/CERS 002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5总则. 2 6信息模型结构. 2 6.1模型说明.. 2 6.2模型结构.. .2 6.3模型标识符. 3 6.4模型描述. .3 6.5属性. 3 7设备信息模型 ..5 7.1总体描述 5 7.2源侧设备 ..6 7.3网侧设备 12 7.4荷侧设备.. ..18 7.5储侧设备. -25 8网络拓扑信息模型. -.30 8.1拓扑结构. -.30 8.2拓扑点标记类.. .31 8.3端点类... 8.4连接节点类. -32 8.5支路类.. ..32 8.6设备类 -33 8.7拓扑节点类. 33 8.8拓扑岛类.. -34
T/CERS 002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 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 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 电力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旭升、李娜、王冰、郭东旭、潘崇超、孟洪民、钟加勇、周海妮、王仕俊、 夏天、刘畅、邓成云、王明远、刘铠诚、刘泽三、庄璐、李易、黄军德、阎誉榕、诸葛雪迎、杨佳霖、 周喜超、窦真兰、陈思安、杨军亭、张阳玉、陈迪、徐哲男、黄涝、周光阳、姜雨滋、杨宪、周娴、罗 晓东.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能源研究会标准工作委员会.

T/CERS 0029-2024 综合能源系统信息模型技术指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能源系统信息模型的总则、信息模型结构、设备信息模型及网络拓扑信息模型的 构建.

本文件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中源、网、荷、储等环节终端设备及网络拓扑信息模型的构建,支撑数 据信息的交互与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6461物联网标识体系OID应用指南 DL/T2403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互动技术导则 DL/T890.301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301部分:公共信息模型(CIM)基础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 满足用户冷、热、电、气协同供能需求,在能源供给端具备促进风光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能力,在传 输环节具备多能耦合特性,在供能形式上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能源品种协同供应能力的能源系统.

[来源:DL/T2403,3.2,有修改] 3.2 综合能源系统信息模型Integrated encrgy system information model 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实体终端与传输介质(管道)属性、拓扑关系、采集量的数字化表示.

3.3 模型标识Model ID 模型标识是识别各级终端的唯一值,保证其在通信或信息处理时的正确定位与管理.

3.4 静态属性Staticproperty 描述设备终端生命周期中的自身信息,支撑设备与台账的关联关系.

T/CERS 0029-2024 3.5 动态属性Dynamicproperty 描述设备终端可持续量测状态信息,或根据各类应用场景的开发需求进行扩展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IM: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Model) ID:标识(Identifier Document) 5总则 5.1信息模型宜按照DL/T890.301要求进行扩展,对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储等环节的设备及网络 拓扑进行构建.

5.2信息模型宜满足能源领域技术融合要求,并保持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扩展性.

6信息模型结构 6.1模型说明 综合能源系统信息模型宜通过模型标识符、模型描述、静态属性、动态属性等内容进行标准化建模, 实现对综合能源设备信息及拓扑关系的完整描述.

6.2模型结构 模型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宜包含模型标识符、模型描述、静态属性、动态属性四个部分.

其中模 型标识符、模型描述、静态属性等是必选项,在信息模型中用M标示:动态属性是可选择项,在信息 模型中用0标示.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